TRIZ方法來自于對大量發明面臨的基本問題和矛盾是相同的,但技術領域不同的理解。同樣的技術發明原理和解決方案,在多年后被反復使用。通過對相關知識的提煉和重組,可以指導后來者'創新和發展。TRIZ系統就是基于這種思想開發的,它打破了我們思維的心理慣性和知識約束,避免了創新/過程中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指明了解決問題的方向和途徑,并得到了計算機輔助軟件的支持。
TRIZ理論認為一個技術系統重要的不是系統本身,而是如何更科學地實現功能。一個更好的技術系統,應該是在建設、使用、維護上消耗資源更少,能夠完成同樣功能的技術系統。理想的技術系統是不需要用材料建造,不消耗能源和空間,不需要維護,不會損壞的系統,即物理上不存在(隱含在現有技術系統中),但能完成所需功能的系統。這一思想符合信息公理,是TRIZ追求的理想目標。在現實中,理想技術系統的狀態通常是不可能的,但這個概念為解決創造性問題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并在TRIZ理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接近理想技術狀態的目標,可以在問題解決的初始階段,設定要達到的“理想最終結果”和“創造性問題解決步驟”的基礎。在特殊情況下,理想狀態有時是可以實現的:如果某個系統應該完成的功能可以完全交給現有的子系統、更高級別的系統或同級別的相鄰系統來實現,就達到了理想的系統狀態。
例如,為了研究酸溶液與合金材料的相互作用,將合金加工成樣品,放入裝有酸溶液的密封容器中,在各種溫度和壓力條件的組合下進行測試。在這種情況下,酸性溶液不僅會與樣品發生反應,還會腐蝕容器內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容器內壁鋪設了玻璃層以防止腐蝕,但卻帶來了新的問題:在某個實驗中,玻璃制成的內壁容易破碎,需要頻繁更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引入了“理想最終結果”的概念。首先,分析問題區域中的所有組件及其功能。對于本課題來說,酸溶液與樣品之間的反應是主要功能,而為了考察它們的相互作用,兩者缺一不可,而容器的功能是維持樣品周圍的酸溶液并提供必要的測試環境,這是輔助功能。為了解決容器內壁防腐與防碎裂的矛盾,按照“理想最終結果”的思路,考慮是否可以取消現有容器的物理實體,同時還具有容器功能。據此,開發了一種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將待測合金樣品加工成密封容器,將酸性溶液密封在容器中進行測試(如上圖所示),既保證了測試條件,又避免了擔心容器內壁的腐蝕,因為需要考察酸性溶液與合金之間的反應。
上一篇:基于TRIZ的產品概念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