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整車公司成功推廣創新法,取得顯著成效,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些經驗總結如下:
(1)游覽
TRIZ理論對企業來說是新生事物,基礎理論薄弱。有必要舉辦一系列的宣傳活動,讓廣大科技人員了解創新方法,認同創新方法。作為宣講前期介紹基礎理論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不言而喻,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但是,演示畢竟只是純粹的理論介紹,并不能指導設計師深入學習和應用。
②帶問題訓練
實踐證明,帶題訓練是導入創新方法的最佳方式,不僅能讓設計師系統地學習創新方法,還能學以致用,在學習中應用相關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為學生打下良好的應用基礎。導入創新方法時,分為兩個階段:帶問題的初級訓練和帶問題的中級訓練。
“帶題初級培訓”由在企業系統培訓過的技術人員擔任導師,選擇了一批學科和學生參與學習。這一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學習TRIZ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工具,并根據解題過程系統地學習TRIZ理論等,為帶題中級訓練打下理論基礎。
“帶題中級訓練”以精選題目為主,理論學習和問題解決并重,注重創新方法在題目中的靈活應用,利用科學的創新工具尋找更好的問題解決方法。因為學生們都是帶著平時遇到的問題學習,所以學習刻苦,能夠靈活地將創新方法運用到項目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和成績。
帶著問題進行中級訓練后,很多學生可以打破慣性思維,發散思維,就像一個學生總結的那樣:設計產品的思維方式由“從功能出發”轉變為“從產品出發”,或由“從系統出發”轉變為“從零件出發”,是一種重要的思想轉變。
集團研發中心將問題化培訓正規化、制度化,每年梳理一定的技術問題,應用創新方法解決,在實踐中培養人才。通過學習和交流,對創新方法在企業中的應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改進。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研發流程。如何發揮創新方法在現有研發體系中的巨大作用,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結合企業研發流程的特點,TRIZ理論和工具對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找到結合點后,可以在研發過程中采取相應的優化措施:
①商品規劃階段:收集行業發展趨勢,利用進化規律預測產品未來發展方向;
②技術可行性分析階段:跟蹤行業內先進技術的發展信息,編制先進技術的系統功能圖,搜索分析先進技術的專利,初步判斷未來先進技術的解決方案;
③概念設計階段:編制完整的產品系統功能圖,識別存在或潛在的技術問題,分析其中的矛盾,運用創新的原理形成解決方案;
④持續改進階段: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依托產品系統完整的功能圖,不斷補充技術問題,繪制技術問題的因果圖和矛盾,從專利查詢中尋找參考方案,最后用創新原理形成解決方案。
這些措施要有相應的IT支撐平臺,能夠完整記錄產品的系統功能圖、技術問題的因果圖、經過驗證的解決方案等。,這有利于知識的引用和重用,減少問題的重復,這正是TRIZ理論所提倡的。
只有在企業內部建立了創新的良性循環機制之后,創新的活動才會充滿活力和可持續性。除了將創新方法和工具整合到研發流程中形成創新精益研發體系之外,我們還應該關注創新的組織形式和培訓機制,因為畢竟“人”是創新的主體,所以調動技術人員對創新的積極性非常重要。
①在企業科協下成立TRIZ協會
TRIZ 協會負責介紹創新方法和培養創新人才,組織創新方法展示,培訓初級創新人才,聘請專家培訓中級創新人才,組織創新項目活動等。有了TRIZ/克洛克-2/,你就有了家。
② 創新資格認證
在TRIZ 協會的帶領下,企業內部建立了a 創新資質認證體系,向合格的技術人員頒發資質證書,并與一定的經濟和物質獎勵掛鉤。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也可以聘請職業資格認證機構進行統一認證。資質認證體系可以大大提高技術人員學習和應用創新方法的積極性。
③安排獲得創新資質認證的技術人員參加各研究團隊。
在攻關過程中指導問題解決,發揮創新人才的作用。
通過這些措施,相信企業能夠實現創新/的良性循環,不斷將創新/融入企業文化,形成創新/的良好氛圍。
上一篇:TRIZ創新方法在企業推廣的分析
下一篇:TRIZ方法理論體系及其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