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思路是根據重載鐵路軌道結構的使用現狀,找出重載鐵路大軸扣件系統存在的問題,然后用創新方法TRIZ及相關工具進行分析,找出各子問題的解決方案和方法,并提出可行的方案。
受創新方法TRIZ40發明原理之一“改變空間維度”方法的啟發,本文首先改變了以往只沿螺栓方向維度增加摩擦力的方式,將有摩擦力的工作空間改為螺栓底面,即在保持螺栓圓柱形外表面的同時,在螺栓底部提供額外摩擦力;其次,改變原來只在螺紋接觸平面內增加摩擦力的方式,將二維平面轉化為三維曲面。
圖7是軌枕承軌槽啃咬現象的根本原因分析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造成軌枕 承軌槽啃咬的原始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兩條因果鏈分別是軌枕的垂直變形和橡膠墊與承軌槽之間的表面摩擦。
1) 軌枕強度不足;
2) 軌枕材料表面存在疲勞極限;
3)橡膠墊減震能力不足;
4)扣件阻尼系統除橡膠墊外的功能有限;
5)橡膠墊徑向膨脹。
針對大軸重載列車作用下出現的橡膠墊失效、螺栓松動、軌枕 承軌槽啃軌等現象,運用TRIZ理論、終極理想解、根本原因分析、科學效應庫、物場模型等工具,對重載鐵路扣件設計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1)利用材料場模型,通過在橡膠墊中引入至少一層金屬絲網,使橡膠墊中的熱量均勻分布,減弱橡膠墊的熱老化。
(2)利用“改變空間尺寸”的發明原理,對原螺栓和預埋套筒的平底進行改造,設計成凹凸相對的“梅花”曲面,以提高螺紋道釘的防松能力。
(3)通過分析軌枕承軌槽啃咬現象的根本原因,利用科學效果庫、最終理想解等工具,得出了在軌枕 承軌槽表面進行涂層或在軌枕 承軌槽表面設計凹坑的防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