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骨科手鉆
假設有一個如下圖所示的醫(yī)用手鉆,它有第一手柄1、第二手柄2、棘輪傳動部分3、彈簧4、彈簧座5和鉆頭6。第二手柄2前后轉動,鉆頭6單向鉆穿棘輪傳動部3。這個手鉆的專利挖掘。
我們隨機選擇6個數字:3、6、11、17、29和34,并使用相應的發(fā)明原理來改進這個骨科手鉆如下:
假設使用3號發(fā)明原理:局部質量原則,我們可以分配手鉆的重量。例如,在靠近鉆頭的一側設置配重,以減輕手柄的重量,方便使用時調整方向,從而獲得易于調整鉆孔方向的手鉆。
假設# 6 發(fā)明原理:通用性的原理,我們可以讓手鉆在各種場景下使用,比如通過更換合適的鉆頭,結合# 1 發(fā)明原理,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骨科手鉆(比如在不同大小的骨頭上鉆孔)可以多種用途。
假設采用11號發(fā)明原理:預防原則,假設骨科手鉆在使用過程中容易打滑,可以將手柄設置成相應的形狀,提前防止打滑,就可以得到一個容易掌握和控制的手鉆。
假設采用空間尺寸變化原理No.17 發(fā)明原理:手鉆整體不再在一維直線上,增加手鉆的尺寸,例如第一手柄與手鉆成一定角度,就可以控制手鉆本身的旋轉,進而得到可控的骨科手鉆。
假設可以采用29 發(fā)明原理:號氣液結構原理,可以設置一些液壓或氣動結構,例如在鉆頭根部設置一個氣缸,使鉆頭相對浮動,從而獲得鉆頭壓力更穩(wěn)定的手鉆。
假設采用34 發(fā)明原理:廢棄或再生的原則,則骨科手鉆中易磨損的零件可以再生或重復使用。比如鉆頭可以分段,端部磨損后,將端部磨損的鉆頭取出放入鉆頭根部,使鉆頭整體長度保持不變,但端部保持完好,得到使用壽命更長的骨科手鉆等。
現在,通過這6 發(fā)明原理,我們得到了6個改進方案。接下來,我們將上述方案總結為一個方案,具體如下: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第一手柄1的形狀和方向進行改進;改進了第二手柄2的形狀;彈簧座5上設有用于固定配重7的卡扣501;鉆頭6的根部設有氣缸8;6.鉆桿根部通過銷孔與筒體活動部分可拆卸連接;6.鉆桿是多節(jié)的。
這樣就用了幾個發(fā)明原理豐富了原方案。如果進一步嘗試其他發(fā)明原理可以獲得更多的改進方案。
你學會了嗎?關注我們,帶你解鎖獲得更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