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洗衣機電腦控制扳在線路裝配結束后,需要封一層合成樹膠,在常溫下,膠水需要6小時固化,整個封膠過程稱謂灌膠。膠水有防潮絕緣作用,澆灌時,膠水內有時會產生氣泡,固化后氣泡就封閉在膠水內。膠內的氣泡在高溫高濕下,會膨脹,膠水與印制板脫離,使膠水失去保護作用。以前的相關問題處理方法:膠內氣泡發生后,較大的氣泡(直徑2mm以上)由專門補膠人員進行局部補膠,作正品使用。
2、隨洗衣機市場的加劇,對洗衣機的要求越來越高。電腦板作為洗衣機的大腦,對洗衣機的影響非常大,客戶要求降低電腦板的封膠費用,客戶為此曾經提出多次的抱怨。
1、減少電腦板點膠返工數量,平均每月由3000塊降到1000塊以下;
2、近期目標:肉眼可視氣泡板數的發生率在20%以下,需補膠的氣泡數的發生率在1.5%以下;
3、長期目標:肉眼可視氣泡板數的發生率在5%以下,需補膠的氣泡數的發生率在0.5%以下;
4、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減少公司的返工費用,增加公司利潤。
一、界定階段
1、點膠返工成本的構成(表1)

表1
從表1可知,每月返工費用33060元。
2、選擇項目的意義
①體現公司的質量方針,公司生產的不僅僅是產品,更重要的是信譽和質量;
②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③減少公司的返工費用,增加公司利潤;
④將人力資源轉移到更重要的崗位上;
⑤提高勞動效率。
3、建立項目團隊,確定成員分工(參見表2)

表2
4、改進對象
該公司現有100多種電腦板。從4月到7月,洗衣機電腦板的總產量為205236塊,其中Q198型電腦板產量為60000多塊,約占洗衣機電腦板產量比例為27%。因此,選擇Q198型作為分析的重點。
二、測量階段
1、確定測量系統分析方案
①質量特性:氣泡發生率;
②測量點:膠水固化后的脫模工序;
③評價人:由灌膠班與成品班檢驗員3人參加:
④方法:隨機抽出30塊Q198型電腦板。由以上3位檢驗員每人分別檢測氣泡2次,考察測量系統的有效性(重復性、再現性與正確性),見表3。

表3
結論:總體檢驗的有效性位76.6%>75%,因此可認為測量系統基本有效。
2、質量現狀
①Q198型電腦板點膠發生率:根據5-7月的質量統計,Q198型電腦板的總產量為42438塊,共發生需要的點膠數為1432塊,則氣泡發生率為3.37%。
②當前從生產線隨機抽取10塊電腦板檢驗,肉眼可視氣泡板數的發生率為60%,需補膠的氣泡數的發生率為3%。
3、六西格瑪改進目標
①近期目標:肉眼可視氣泡板數的發生率在20%以下,需補膠的氣泡數的發生率在1.5%以下;
②長期目標:肉眼可視氣泡板數的發生率在5%以下,需補膠的氣泡數的發生率在0.5%以下。
三、分析階段
1、灌膠流程展開(圖4)

圖4
2、電腦板氣泡產生原因分析
團隊成員運用頭腦風暴法對氣泡產生原因進行了估計和分析(見圖5)。

圖5
3、應用試驗設計確定最佳控制特性參數
①確定因子和水平(見表6);

表6
②試驗方案設計與試驗結果(見表7);

表7
③實驗結果:10塊板合計氣泡數。
試驗注意點:除了要考察的因子外,其他條件應盡可能相同,試驗次序隨機化。
四、改進階段
1、確定改進方法(見表8)

表8
2、改進效果
①10月份Q198型電腦板氣泡的發生率:肉眼可視氣泡的發生率為13.7%,需補膠的氣泡發生率為1.45%。
②10月份洗衣機電腦板總體的氣泡發生率:肉眼可視氣泡的發生率為16.3%,需補膠的氣泡發生率為1.38%。
五、控制階段
1、補充和修改工藝文件,將改進措施文件化和制度化
①在灌膠工藝文件中明確規定對灌膠位置的要求;
②嚴格按照要求使用固定灌膠位置的工裝夾具;
③在工藝文件中明確規定真空時間并保持記錄。
2、對操作員進行不斷的教育和培訓
1、在項目完成后的第一個月中:電腦板點膠的發生率從3%以上降到1.5%以下;
2、10月份點膠費用核算為15368元,比改進前少支出約16530元,按此水平,每年可為公司節約198000元;
3、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減少了用戶抱怨;公司將人力資源轉移到更重要的崗位上,提高了勞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