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求企業管理內容和目標的精益化;對整個運營過程要有效控制。
2、要不斷迫求和完善全面質量管理過程和全面質量控制的深化。
3、挖掘企業內部管理的潛力,解決企業內部管理死角的關鍵。
4、改善有缺陷的建筑產品或不滿意的保修服務。
5、解決流水施工隊伍不能按時完工或緊后工作,不能按時移交工作面而等候。
6、提高施工中的工作效率,減少干擾工期、成本和質量的不確定因素。
7、提高企業實力和信譽的主動管理模式。
一、現階段河北某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挑戰和困境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2012年1月-12月新開工和施工項目概況,數據顯示,1月-12月,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40 344億元,同比增長2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但是新開工項目數量卻出現大幅減少,而建筑施工企業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加。同時世界優秀的建筑集團不斷加人國內工程競爭中,于是在工程投標階段企業的選擇余地很小,特別是在邀請招標中,很少有施工企業拒絕招標方邀請不參加投標的情況,這樣就失去了優化管理的空間,單純為企業生存而經營,不利于企業做大做強。
監管和政策的不完善引發質量問題。面對如火如茶的房地產市場,施工企業只是作為代加工者的角色出現。由于監管不到位和相關政策不完善,使得建筑市場秩序存在許多問題。巨大的利益被固有集團分割,而真正建造建筑實體的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被業主方逐漸壓縮,這也使得施工企業對建筑產品質量的關注度逐漸減弱。層層分包、多種形式的轉包,使得施工企業為了獲取所剩無兒的利潤而犧牲質量。
粗放型管理模式致使企業效益下滑。建筑企業良芳不齊,規模各異,差異明顯,其中不少資質較差的企業為取得低成本優勢而采取粗放型管理模式,也有許多品質較好的企業由于管理手段和方法陳舊或管理不善,使得施工過程中出現材料浪費,庫存、施工現場布置不合理,工藝流程得不到保證等等諸多問題。
二、精益管理與六西格瑪法的有機結合
多年來,企業科學管理得到了極大重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管理問題的出現和管理方法的改進同樣是無窮盡的。根據當代世界管理學界和企業界成功理論和實踐經驗,挖掘企業內部管理的潛力,解決企業內部管理死角的關鍵是:
1、日趨追求管理內容和目標的精益化;
2、日趨重視對整個運營過程的有效控制;
3、不斷迫求全面質量管理過程的完善和全面質量控制的深化。
精益六西格瑪不是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的簡單相加,而是二者的互相補充、有機結合。六西格瑪法的關注焦點是減少變異,而精益管理的關注焦點是減少浪費。二者的有機結合對于困境當中的建筑施工企業意義是巨大的。建筑企業的生命是建筑產品的質量,六西格瑪法對產品的質量控制已得到國內外眾多領域的實踐驗證。同時精益管理的本質就是利用更少的資源來完成更多的事,包括更少的人工工口、施工空間、機械設備、工期、廢品。這使得施工企業從業主的視覺明確了價值,同時也保證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使得企業處于良性發展的軌道之中。該公司將六西格瑪法和精益管理整合在組織內實施,并將該計劃命名為“施樂精益六西格瑪”,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按照所能解決問題的范圍,精益六西格瑪包括了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管理。根據精益六西格瑪解決具體問題的復雜程度和所用工具,理論界將精益六西格瑪活動分為精益改善活動和精益六西格瑪項目活動,其中精益改善活動全部采用精益生產的理論和方法,它解決的問題主要是簡單的問題。精益六西格瑪項目活動主要針對復雜問題,需要把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的哲理、方法和工具結合起來。
精益管理與六西格瑪法的結合試圖透露出這樣一個管理理念,即細節把握和程序控制的高度統一。前者涉及到管理空間的定點定位;后者涉及到管理時序的前后銜接。細節出效益,程序出質量。這兩個瓶頸問題的綜合管理和聯合處置將使企業管理出現新的轉機。而對建筑施工企業來說,這兩個要求的結合實際上是長期以來的管理上的一個“短板”。
三、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對建筑施工企業的適用性
1、精益六西格瑪在目標決策階段的應用。
在精益生產方式中,目標市場是限定的,企業清楚自己不想要哪些客戶。絕大部分的施工企業都希望盡量多地參與投標,并且所有的工程投標都中標,或者至少大部分都中標。然而,這使得目標決策變得混亂。
增加了企業的投標成本以及喪失工程的機會。而在精益管理方式中,投標目標通常是限定的,企業明確不應該參與哪些工程投標競爭,例如資信較差的業主、勞動密集型工程、較偏遠的工程所在地。當然它的前提是企業本身的技術力量強,擁有良好的工程業績,甚至擁有一些專利技術或專有工法,才能運用精益管理的
2、精益六西格瑪在建筑施工階段的應用。
隨著我國高層、超高層建筑的增加,使用者對建筑功能要求的多樣化,鋼結構、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這使得建筑施工越來越向著裝配化、工業化發展,建筑業成為一個高集合度的復雜工業,但也使其擁有了高速、標準化生產的可能,這成為精益六西格瑪在建筑施工企業應用的基礎。施工中可以運用六西格瑪法的DMAIC改進過程并且融入精益思想減少投入,消除過程中的浪費。
精益管理的目標可以概括為:企業在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與服務的同時,把浪費降到最低程度。施工企業生產活動中的浪費現象很多,常見的有:
錯誤——提供有缺陷的建筑產品或不滿意的保修服務;
過度加工——實際上不需要的加工和程序;
多余搬運——不必要的材料、設備移動;
等候——因施工中的流水施工隊伍不能按時完工或緊后工作,不能按時移交工作面而等候;
多余的運動——一線施工人員在工作中不必要的動作,努力消除這些浪費現象是精益管理的最重要的內容。
3、分析階段。
在分析階段,管理組織要找出測量階段認定的問題,這時需要管理人員運用控制圖、關鍵質量特性樹、數據挖掘、百萬機會缺陷數、故障模式及效果分析、過程西格瑪值、頭腦風暴法多種工具和方法量化分析數據。
4、改進階段。
以上階段的分析結果為基礎,從4M1E(人、材料、機械、方法、環境)五個方面進行改進,這對于管理人員和企業從業人員要求較高,需要綠帶和黃帶人員進行。
5、控制階段。
在這個階段新的更高水平的績效能夠維持,而且使得之前的問題不會重現。這個階段要激發一線施工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運用精益思想對所有職工形成合作態度,沒有地位差別。
四、建筑施工企業應用精益六西格瑪法與管理改進
按照精益六西格瑪的要求,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改進:
1、強化施工企業與設計單位的戰略協同。
傳統的設計人員努力設計定制的輸出來滿足不同的業主,而往往不考慮施工的可操作性。具有精益思想的設計者常常會考慮建筑產品的可制造性,這被稱為“面向制造的設計”或“面向裝配的設計”。這會大大提高施工中的工作效率,減少干擾工期、成本和質量的不確定因素。
2、重視高級管理人員的培養和人才引入。
六西格瑪法需要擁有六西格瑪角色:大黑帶、黑帶、綠帶、黃帶等,這對于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推行精益六西格瑪法是一個難點,培訓是解決實施人員缺乏的途徑。隨著項目和方法的實施,職工隊伍得到改進,使企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獲得越來越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改進一線施工人員的工作態度和技能。
我國現階段施工人員組成知識層次較低,多數為農村務工人員,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工作中出現錯誤的幾率很高。而精益六西格瑪法對于職工的要求變為讓職工發現和解決問題,所以,要建立一個擁有專業技術的穩固的一線工作團隊。
4、增強對三大管理目標控制的自律性。
質量、成本、工期是建筑施工企業始終應該追求的三大目標,但目前的現狀是企業寧可犧牲質量來迫求利益獲得短期效益,始終處于被監督、被管理的角色。而精益六西格瑪管理可以使施工企業進入低投入、高產出,保證建筑產品質量,提高企業實力和信譽的主動管理模式。
5、改善價值鏈中供應商的選擇與合作。
當采用包工包料方式承包工程項目后,建筑施工企業擁有材料、設備采購權,傳統的做法是企業進行多家采購,認為這樣可以獲得低價,并可以確保有廣泛的選擇余地。但在精益六西格瑪法中,由于施工企業希望獲得小批量高頻次的平穩供貨以減少存放材料的空間及降低保管費用和損耗,供應商會被視為團隊的組成部分。但小批量高頻次的平穩供貨對于供應商來說,只有足夠大的訂單才值得去接受這樣麻煩的供貨方式,所以從獨家采購100%的需求就使之成為可能。
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瑪法是通過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實踐驗證的良好管理方法,盡管二者的結合在國內應用的還比較少,但建筑施工企業的工作對象和工作方式擁有大工業集成化生產的特點,具備應用的空間和可能性。二者的有機結合一定會幫助我國建筑施工企業走出發展瓶頸,步入國際競爭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