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經濟大發展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顧客對建筑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的質量概念也不斷地擴大。顧客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外觀質量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無錫市某大橋建筑對六西格瑪(6σ)理論體系追求完美的管理哲學的應用有了內在要求,邀請天行健管理顧問公司應用六西格瑪(6σ)質量改進模型“D-M-A-I-C”的方法對施工流程進行量化分析,找出最關鍵的因素加以改進,從而達到更高的顧客滿意度。
1、對施工流程進行量化分析,找出最關鍵的因素加以改進;
2、確定影響混凝土外觀質量的關鍵因素加以控制,確保墩柱混凝土美觀、自然。
3、鞏固建筑物的質量,牢固樹立高標準、嚴格要求精品意識;
4、提升建筑物的外在美觀的視覺感受 提高顧客滿意度。
一、工程概況
無錫市某大橋中橋為上、下行兩座獨立的橋梁結構,兩座中橋之間鏤空6.0 m。上、下行中橋均采用7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跨徑布置為24+5x30+24m,橋梁總長198 m。單幅橋結構寬14 m,單箱單室斜腹板結構,梁高1.75 m等高度。下部結構橋墩采用雙柱式墩,全橋橫橋向1#-6#墩,全橋墩柱共22個,墩柱為矩形圓角截面實心墩結構,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
二、混凝土外觀質量問題
常見混凝土外觀質量問題,不外乎:色差(色斑)、平整度、線型、錯臺(縫痕)、氣泡、麻面、裂縫、蜂窩(或爛根)、外傷、污染(包括模板銹斑或外來污染)、鋼筋顯隱(顯形)。
三、改進模型“DMAIC”方法的應用
針對本工程的特點,對影響墩柱外觀質量的關鍵工藝進行分析,在橋梁墩柱施工過程中,將混凝土工、鋼筋工等人員的操作流程分成相應的步驟,測量和統計分析各個步驟總的和出錯的數據,計算各個工種的六西格瑪(6σ)水平,再將這些數據結合起來分析和改進墩柱外觀質量。大橋墩柱混凝土外觀質量目標是一次性施工拆模后其結構外形輪廓分明、線型順滑,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潔、色澤自然、均勻一致,給人美觀的視覺感受。
根據六西格瑪(6σ)方法論,分五個階段來實現工程質量的優化,這個質量改進過程方法通常稱為D-M-A-I-C,即定義(D)-測量(M)-分析(A)-改進(I)-控制(C)。
1、定義(Define)
確定質量改進的目標,并對項目自身和顧客期望值分析后找出產品的關鍵質量要素(CTQ),定義要改進項目的范疇。
大橋墩柱設計上采用大體積混凝土,與一般混凝土性質相比,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體積大、水泥水化熱釋放比較集中、內部溫升比較快、使用高大模板、澆筑與振搗困難等。因此,提高混凝土外觀質量的有效方法,是必須嚴格控制模板安裝和混凝土施工的工藝質量。所以必須從根本上分析它,確定影響混凝土外觀質量的關鍵因素加以控制,確保墩柱混凝土美觀、自然。
2、測量(Measure)
測量目前階段施工現場在CTQ方面的實際值。根據現場施工過程中的人、機、料、環、法等五個方面的因素進行測量和調查,逐項進行分析研究。
3、分析(Analyze)
分析影響CTQ水平的原因,并確定“關鍵的少數”影響因素。通過對測量結果的分析,應用頭腦風暴法對影響混凝土外觀質量的因素和程度進行分析研究并統計出要因:
①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施工人員技術不過關。
②模板拼接不嚴密、打磨模板不徹底。
③混凝土配合不合理、塌落度不合格、振搗不當。
④脫模劑質量不好、涂抹不到位。
⑤鋼筋安裝不穩定、混凝土保護層不均勻。
⑥混凝土養護不符合要求及其他影響因素。
根據材料性質,天行健管理顧問公司對整個墩柱施工流程進行分析,找出每個影響因素的關鍵所在,逐一改進。調查200次影響混凝土外觀質量的因素,并繪制影響因素排列圖。

其中,影響因素排列圖中:
①混凝土配制及澆筑占57%;
②模板安裝20%;
③一次性成型以及養護條件占10.5%,累計占影響因素的87.5%。
通過對墩柱混凝土外觀質量的問題進行影響分析(FMEA)和測量,找出影響墩柱混凝土外觀質量的關鍵問題主要是混凝土配制及澆筑、模板安裝、一次性成型以及養護條件等。
4、改進(Improve)
尋找CTQ的最優值,確定對應于CTQ最優值的“關鍵少數”因素的對應水平。針對以上分析所得“關鍵少數”,天行健管理顧問公司提出如下的措施:
①模板制作安裝質量控制。
采用的定型組合鋼模或組裝式整體鋼模并嚴格控制制作安裝過程,避免“先天不足”。模板宜采用優質大平面組合鋼模板,或自身沒有色差且高質量的竹膠模板,對使用度、剛度。模板在安裝前,應均勻涂刷脫模劑,避免使用廢機油等不合格材料作為脫模劑,影響混凝土表面色澤。模板支撐應牢固、接縫嚴密,不因模板漏漿產生蜂窩麻面、漲模產生混凝土表面翹曲、邊線不順等外觀質量通病。安裝完畢的模板放置時間不宜太長,應采取措施避免或減少下道工序操作時造成的污染。因此,對模板從設計到安裝,必須在質量控制上要嚴格,決不能僅滿足于一般模板質量條件,必須牢固樹立高標準、嚴要求的精品意識。
②混凝土澆筑工藝質量控制。
首先,在混凝土的配制上借鑒六西格瑪(6σ)管理的質量控制方法,確保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質量要求。其次,混凝土攪拌必須達到三個基本要求:計量準確、攪拌透徹、坍落度穩定。否則混凝土拌合物中必將出現水泥砂漿分布不勻或水泥漿分布不勻,給混凝土澆筑帶來先天性不足,造成混凝土表面留下“胎記”色差,或混凝土振搗容易離析、泌水等非勻質現象。再者,就是澆筑與振搗。振搗要分段分層,限時接茬;澆前振后,避免早振;快插慢提,振速控制。
③墩柱養護。
最后拆模時,混凝土抗壓強度不小于5.0 MPa;混凝土養護采用1 mm厚塑料薄膜螺旋式纏裹墩柱,薄膜斷處采用不干膠粘牢,同時以防止上部結構施工時對墩身結構造成污染。確保養護溫度,防止受凍,同時在混凝土中摻加高效減水劑,起到防凍的作用。
5、控制階段(Control)
將改善結果標準化并用控制工具進行監測。
①使作業指導書標準化,各工序按照作業指導書實施操作并嚴格監督管理。
②由質檢員進行定期的操作檢查,每月進行質量考核,加大獎罰力度,充分調動工人積極性。
③堅持每月進行專業操作培訓并召開施工問題及解決方法總結會。
在建筑業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國六西格碼理論應用方面大多還停留在以生產制造系統為主的領域,真正要把它推廣到建筑業,就需加大在工程實體中的應用,讓建筑施工企業認識到六西格瑪(6σ)質量管理方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促使六西格瑪(6σ)管理理論更好的應用于實踐,為企業服務。此次,天行健管理顧問公司把六西格瑪(6σ)管理理論在橋梁墩柱鹼外觀質量控制中的實踐對6σ質量管理方法在建筑行業的推廣應用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成功避免了使用廢機油等不合格材料作為脫模劑,沒有影響混凝土表面色澤
2、實施過程中確保了養護溫度,防止受凍,同時在混凝土中摻加高效減水劑,起到防凍的作用。
3、每月進行質量考核,加大獎罰力度,充分調動了工人積極性。
4、每月堅持進行專業操作培訓并召開了施工問題及解決方法總結會。
5、不滿足于一般模板質量條件,牢固樹立了高標準、嚴要求的精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