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總管由五根主管道組成。梳理工藝后發現,II區加力總管的加工周期最長(60天),結構最具代表性,是制約生產工藝的關鍵。目標是將主管的加工周期從60天縮短到42天以內。
1.確定客戶的關鍵質量特征。
通過對各級部門的調研,收集相關信息,了解客戶需求特點,對相關方進行問卷調查,匯總后計算得分,發現交付周期是客戶關注的關鍵質量特征。
2.建立當前企業價值流程圖和SIPOC圖。
跟蹤分析ⅱ區加力總管的加工過程,從加工路徑分析中得出影響加力總管循環的關鍵路徑。縮短關鍵路徑加工周期,將直接推動II區加力總管生產周期的縮短。然后,根據這一點,繪制了SIPOC圖。
3.分析流程和信息流。
在繪制了詳細的價值流圖后,將精益工具與六西格瑪管理工具相結合,分析流程管理的現狀,對當前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進行詳細的評估。分析了價值流圖后,整理出以下問題:
①耳套20流程后等待時間長。
②耳套20工藝1.2分鐘壁厚合格率低。
(3)組裝小塊需要很長時間。
④小截面20、45焊接后等待時間長。
⑤20、45小截面焊接合格率低。
⑥主管段20、50焊接后等待時間長。
⑦主管段20道、50道工序焊接合格率低。
⑧噴油桿管材料利用率低。
4.問題的基本原因分析
對于已定義的改進對象和存在的問題,精益改進、速贏機會、團隊合作或六西格瑪工具根據其不同類型分別應用。對于六西格瑪項目,進一步利用ANOVA、GLM分析、卡方檢驗等工具,將問題進一步分解為零件特性、工藝要求、生產要求,從產品特性、生產工藝、生產組織等方面分析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5.測量系統分析
因為現代生產管理離不開數據測量,無論是對問題的正確定義和識別,還是對未來分析和改進的實施,都離不開數據測量,所以測量系統的能力成為改進成功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測量系統分析的目的是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有效性,明確產品和生產過程中的問題是否源于測量系統,分析測量系統本身的變化和對過程測量要求的滿足程度。通過對二區/KLOC-3子項目測量系統的分析,發現測量系統能夠滿足生產要求。
6.過程能力分析
在許多制造過程中,過程能力的缺乏往往是產品質量問題的重要原因。在過程能力分析中,應首先檢查測量數據的獨立性和正態性,然后研究生產過程本身的質量保證能力(過程能力分析),并采取措施提高過程能力不足的過程的過程能力。對II區加力總管生產周期數據進行正態性檢驗,改進前zlt為-0.41。
7.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確定解決方案,首先要陳述存在的問題是什么,確認問題產生的原因,量化問題對業務運營的影響,確保團隊能夠對他們要解決的問題及其意義達成一致的意見。然后,積極鼓勵團隊成員提出所有潛在的解決方案,以便選擇最適合業務需求的解決方案。
8.實施改進和變革
基于流動和拉動的原則,使用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中所有可用的工具來添加、重新排列、刪除、簡化和合并流程,同時提高特定流程的健壯性和能力。天行健 Consulting專注于國內企業管理先進技術的研發,服務于全國各地的客戶,提供專業的六西格瑪、精益六西格瑪、六西格瑪設計(DFSS)、精益生產管理、精益布局、TPM管理、精益研發管理、triz創新技術、IE工業工程等項目咨詢和咨詢。
9.控制改進方案
通過改革實施,控制改進和改革成果,鞏固改進成果,防止問題再次發生。為此,制定控制方案和失控動作方案,采用過程控制方法對過程進行監控,實現制度化、規范化。
本項目實施過程中,解決了信息傳遞不暢帶來的工序間等待時間長、裝配零件信息傳遞時間長等技術和質量問題。該項目減少了大量不必要的等待時間和冗余環節,實現了生產、技術、質量和作業的網絡化信息管理,對縮短某型號機器的周期具有重要作用。
1.項目改進
縮短某型號機器的生產周期加力總管。改善前60天,改善后41天。
(1)耳座、小節、主節焊接后等待時間長。改善前增值率為3.28%,改善后增值率為4.8%。
②耳套20工藝1.2分鐘壁厚合格率低。改善前86.59%,改善后99%。
②組裝小塊需要很長時間。改善前45分鐘,改善后17分鐘。
③20、45小截面焊接合格率低。改善前為86.82%和95.45%,改善后為98.44%和98.53%。
④主管段20道、50道工序焊接合格率低。改善前為79.55%和84.09%,改善后為96%和97.62%。
⑤噴油桿管材料利用率低。改進前每500mm平均報廢長度為74.2mm,改進后為0.62mm。工藝改進后Zlt =0.01,比改進前-0.41高0.42。
2.項目收入
匯總=子項目改進節約+項目節約+材料利用率改進節約+裝配時間節約-項目投資= 103.936萬元。
年度匯總余額=本項目匯總余額+推廣價值+擴產收入= 214.976萬元。
在解決II區加力總管生產周期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黑帶理論和方法的系統性、全面性、徹底性和靈活性。通過梳理現有生產流程,找出不精益、不增值的環節,結合精益六西格瑪,利用黑帶工具系統解決實際問題。
下一篇:物流業精益六西格瑪應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