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FMEA的風險識別
1.FMEA分析法介紹
FMEA(Failure Modes and Effect Analysis),簡稱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是一種前瞻性的可靠性分析和安全評估方法,廣泛應用于事故預防保護機構系統。該方法根據現有數據和產品生產過程,分析過程結構,識別系統的每一種潛在故障模式,分析故障原因,建立完整的“故障模式分析表”,然后利用統計方法估計故障的嚴重程度(s)、發生頻率(o)和檢測(d)。計算風險優先級數的值(RPN =S×O×D),根據RPN值判斷制定節點計劃的順序,以減少時間損失,提高系統的可靠性。S、O、d的具體分數和等級對比見表1。
表 1
2.FMEA潛在失效模式分析
根據煤礦企業的生產流程,選取幾個潛在風險較高的生產單元作為分析節點,對其進行FMEA分析。具體分析中,從人、機、料、法、環境五個方面分析了各節點的潛在失效原因、潛在失效模式和潛在失效后果,如圖1所示。
圖 1
將分析結果整理成表格,即“失效失效失效模式分析表”,然后組織分析小組對S、O、D進行評估,計算RPN。然后根據嚴重程度進行分類,或者確定故障對企業生產系統的影響,從而篩選出風險評價指標高、優先級優化的關鍵節點,并以此為基礎采取相應措施。
二、煤礦企業應急預案設計
基于選定的失效節點,結合各節點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機理,基于運行層面的可操作性,針對發現的問題構建相應的預防性日常例行檢查標準、運行標準、報警程序和應急運行標準。基于此,本文最后設計了以預防為源頭、日常維護為根本、應急流程和操作為抓手的立體應急預案,如圖2所示。
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