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收集以往的歷史數據,利用相關/回歸分析工具驗證熱軋和冷軋的關鍵工藝參數對延伸率指標是否有顯著影響,將顯著性因素保留在DOE實驗中,快速對顯著性因素進行改善和固化。
1.多元回歸的結果
通過各種影響因素之間的相關性檢驗和回歸殘差圖診斷,得到多元回歸方程和相關信息(表1)。
表1
從表1可以看出,精軋溫度和冷卻時間的P值大于0.05,這意味著對延伸率指標的影響不顯著。需要根據P值依次刪除擬合因子,然后再次做回歸分析,得到二次回歸方程及相關信息。
二次擬合后的回歸方程表明,保留冷軋壓下率、熱軋卷取溫度和退火溫度對延伸率指標有顯著影響,需要DOE實驗分析。
二.DOE實驗與過程窗口的確定
1、試驗目的和方法
為了獲得準確的響應回歸方程,對三個顯著因素,即預留熱軋卷取溫度、總冷軋壓下率和退火加熱溫度進行了全因素測試,并為總共11個全因素添加了三個中心點。
2.運行經驗分析結果
對擬合后的模型進行分析,刪除部分二階不顯著項后再次進行擬合回歸,對擬合后的標準化殘差圖進行診斷。無異常點因素主效應顯著,二階效應顯著,擬合方程不彎曲、不擬合,說明整體模型較好。二次DOE試驗分析信息見表2:
表 2
3.分析處理
①用表3中第二次DOE試驗的信息對河流進行分析,明確退火加熱溫度、軋機總壓下率、退火冷卻時間均有顯著影響。當退火溫度和熱軋卷取溫度處于較高水平,軋機總壓下量處于較高水平時,延伸率性能值較好。退火溫度與熱軋卷取溫度之間的非平行交互作用顯著。另外兩者之間的互動并不顯著。
②通過誤差輪廓和曲面分析可知,當冷軋壓下量處于較高水平時,DDQ深沖鋼的延伸率指標較高,冷軋壓下量與熱軋卷取溫度和退火加熱溫度之間沒有相互作用,因此冷軋壓下量保持在69%進行分析。
③響應優化器
通過響應優化器找到伸長的目標值(圖1)。熱軋卷取溫度為700℃時,軋機總壓下量為69%,退火加熱溫度為730℃,最大延伸率可達43.529%。
圖1
根據Minitab軟件分析和現場生產實踐,1.4mm深沖鋼的延伸率指標應保持在43.5%以上。最佳工藝參數設定如下:
①熱軋卷取溫度為695~700℃,冷軋總壓下量為69%,退火加熱溫度為740 ~ 750℃。
②熱軋卷取溫度異常變化時,可調節退火加熱溫度,達到延伸率穩定,滿足用戶要求;
②細化不同規格深沖鋼的工藝,在保證延伸率指標的基礎上,降低退火加熱溫度以降低氣體消耗,大大促進了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