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QC七大手法 Yes:主要包括控制圖(控制發現異常)、因果圖(因果追蹤)、直方圖(直線分布)、排列圖(重點排列)、檢查表(檢查采集數據)、層次法(層次分析)、散點圖(分布看相關性)。本文將談論舊的QC七大手法。
一.什么叫檢查表
檢查表也叫調查表、統計分析表等。用簡單的數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制作圖表或表格,必要時寫下檢驗標記,并做好統計,以便進一步分析或檢查。檢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但也許是因為簡單,所以被忽略了,所以在使用核對表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為了獲取數據并進行整理,必須采用一些方法來方便地記錄相關數據,并以方便的方式收集這些數據——檢查表就是為滿足這一需求而設計的表格;通過檢查表,可以通過簡單的檢查(確認)來收集各種信息。
二.檢查表的類型
1.根據標準條款準備的清單
這類檢查表是編制其他檢查表的基礎,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審核管理體系文件或專項檢查。這種檢查表可以直接將管理體系標準條款的所有要求作為問題提出。
2.根據流程準備的清單
ISO9001鼓勵組織在建立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并提高其有效性時采用過程方法。為了使組織有效地工作,需要識別和管理許多相互關聯的活動,而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活動被視為一個過程,輸入、輸出、資源和活動成為一個過程的四個基本要素。在編制此類檢查表時,應充分反映每個主要過程的PDCA管理思想。(天行健咨詢一家專注于精益生產管理的管理咨詢公司,六西格瑪管理培訓和項目咨詢)
(1)策劃階段(p): ①是否策劃輸入及相關需求;②是否計劃輸出及相關要求;③是否規劃資源需求;④是否策劃活動的具體要求。
(2)實施階段(d): ①資源是否按要求配置;②過程是否按要求控制;③輸入輸出是否按規定要求執行。
(3)檢驗階段(c):過程的四要素是否按計劃進行了監視和測量。
(4)改進階段(a):當過程未能達到計劃的結果時,是否采取了相應的糾正或預防措施。
3.部門準備的清單
雖然審計方法很多,如自上而下審計、自下而上審計、組合審計、正向或反向審計等。,審核通常按部門進行,最常用的是按部門編制的檢查表。本檢查表的編制原則為:過程法+PDCA+抽樣調查。
審核員應通過查閱管理手冊、相關程序文件、職能分配表、組織機構圖、審核計劃、相關法律法規、以往檢查記錄(如可行)等文件和資料,了解被審核部門的主要流程。我們應該用PDCA的思想來擴展每個主要過程。如果可行,應檢查過程有效性的客觀證據。同時,審計人員應掌握抽樣調查的方法。
三.檢查表的主要內容
檢查表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檢查什么和如何檢查;另一部分是審計記錄。管理體系標準的條款編號、檢查內容和審核記錄應相互對應。對于高級審核員來說,由于對檢查內容比較清楚,在實際操作中可以省略或簡單填寫這部分內容。
審核員應在檢查表中記錄以下信息:被審核部門的組織結構、人員職責、主要活動、流程、資源、主要文件、目標/指標完成情況等。;會見關鍵人員;文件編號和修訂號;設備的名稱、編號和校準標記;物品的識別;檢查文件/信息/設備的接收方;人員的身份證明;引用的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的版本號;工作環境;不合格的詳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