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口實驗法”是一種確定設計參數的實驗方法(非分析方法)。實驗的內容可以是實驗室的開發實驗,工廠生產線的試用實驗,也可以是計算機上的模擬實驗。然而,“設計參數”可能是生產的工藝參數、產品的設計參數或其他管理分析因素。"田口實驗法"方法是通過簡化的正交表實驗,獲得最適合于分析具有經濟實驗成本問題的因子水平組合。正交表的選擇根據控制因素和級別數確定;從而獲得最佳的產品(或過程)功能(特性)并保持該功能的魯棒性。
第一步,選擇質量特征。在連續模的例子中,質量特征是切削刃的生刃寬度;在硅膠注射成型實驗中,塑料件的硬度是質量特征。最好選擇可測量的實數作為特征。
第二步,確定質量特征的理想函數,即質量特征的理想值。剪切毛刺的寬度具有尺寸小的特點;然而,RTV塑料零件的硬度是一個可取的特征;在RTV注塑質量和紙螺桿,它被歸類為動態特性。
第三步:列出所有影響這個品質特征的因素,最好以魚骨圖的形式。這是公司里各種專業人士集思廣益的結果。
第四步:確定信號因子的水平。信號因子的水平必須考慮跨越所有可能的調整范圍,只有動態特性的問題才有信號因子。比如放紙高度中的螺絲問題。
步驟5,從步驟3中的所有因素中確定控制因素,并確定其水平。二、三、四、五級。
步驟6,從步驟3中的所有因素中確定噪聲因素,并確定其水平。必要的話可以先做“干擾實驗”(用兩級因子規劃L4和L8)。天行健 Consulting專注于國內企業管理先進技術的研發,服務全國各地客戶,提供專業六西格瑪、精益六西格瑪、六西格瑪設計(DFSS)、精益生產管理、精益布局、TPM管理、精益研發管理、triz創新技術、IE工業工程等項目。
第七步:根據控制因子的數量及其水平選擇合適的正交表,盡可能避免因子相互作用的影響,根據因子水平安排完整的實驗方案。
第八步:進行正交表實驗,真實記錄實驗數據。選擇信噪比作為分析值時,每組實驗應至少進行兩次(建議三次)。
第九步:因素層面的反應分析。主要有三個目的:
(1)計算各控制因子的水平變化對質量特性的影響,(2)計算各控制因子的變化對質量特性變化的影響,(3)根據前兩項的信息確定控制因子的最優水平組合,使質量特性最接近理想函數。
第十步:方差分析。根據質量特征或信噪比進行方差分析,確定重要因素和實驗誤差。
步驟11,田口加法模式預測,根據數據分析結果的信息,預測最優因子水平組合下的質量特征值或信噪比。
第十二步,進行確認實驗,按照第九步確定的組合進行確認實驗,確定是否擴展到生產線進行批量生產。如果實驗值與預測值足夠接近,則可以將新的設計值擴展到生產線上的大規模生產,否則必須重新審查整個步驟。
如有必要,返回步驟1,再次審查以提高質量和性能,直到產品(或過程)質量和功能得到滿足。
下一篇:基于FMEA的產品質量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