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簡單的學習DOE,我們以制作奶油布丁為例。我們先來看看基本公式:
因素:在不同層次設置過程輸入變量,觀察其對輸出的影響。
公式中的每一項都是DOE中的因子。牛奶、糖、鮮奶油、蛋黃和雞蛋,再加兩個,即烘烤溫度和烘烤時間。
-因素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等級:因子的設定值是實驗中測試因子的閾值(或條件)。
-大多數實驗測試2或3個級別的因素。
“-”或“-1”表示因子的低水平。
“+”或“+1”表示因子的高水平。
或者
“1”表示因子的低水平。
“2”表示因子的高水平。
單因素分析:
如果只有一個因素在調查中;比如這里配方和烘烤時間不變,每次只調整烘烤溫度160℃、180℃和200℃。
雙因素分析:
如果一個實驗中需要同時考察兩個因子A和B,讓因子A有R水平,因子B有S水平,那么就有n=rs個不同的實驗條件和n個總體。
輸出因變量y:作為測試結果測量并用于判斷因素影響的輸出。
通常試菜的時候都有評分表,比如分別給顏色、氣味、可接受度打分。在這里,為了簡單起見,直接用滿分100分來衡量。
再多說幾句實驗輸出y,
1.計劃實驗時,首先要確定的是什么被測量為實驗輸出(Y)。
2.如果可能,盡量選擇單一輸出測量。這也是我們剛才說的不單獨用色、香、味作為輸出的Y。
3.輸出因變量(通過輸出測量)應與測試目標相關。提高輸出應該改善CT的特性。
4.一旦確定了輸出度量尺度,項目組應該問“哪些因素Xs會影響輸出?”
5.需要注意的是,在執行真實項目的DOE時,應盡可能使用與過程功能直接相關的輸出。當必須使用問題或缺陷的測量尺度時,注意可變數據的使用。
屬性數據(如計算缺陷等。)對于DOE來說是無效的輸出,因為它…
為評估因素影響提供的細節不夠充分;
經常產生難以復制的結論;
需要大樣本。
有了以上基礎,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DOE試驗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