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根據以下幾點,團隊確定了六西格瑪改進項目:增加單機日生產能力。
注塑的日產量和總裝廠的日需求量相差太大。
很大一部分(30%)依賴外部資源。
注塑提前期10天以上,庫存資金周轉天數15天以上。
按照原來的改進方法,目前的注塑產能已經接近極限水平。
設定改進目標:以6-8月為基線,提高5.5%。組建項目團隊,制定推廣計劃。
M
評價測量系統的MSA-檢驗合格產品,一致性低,操作人員培訓后再次顯示MSA可靠。
工程能力分析表明單機日產量不穩定。
定義流程圖,用樹形圖分析產前準備,找出17個可控因素。
通過模具轉移和工藝調試的流程圖分析,找出了17個可控因素。
注塑生產流程圖分析確認對應106個因素。
C&E矩陣分析了140個因素,得出了37個重要因素。
對37個主要因素進行了FMEA分析,對11個因素制定了即時改進計劃。第二次FMEA之后,四個RPN值下降。
A
針對六個變量制定數據收集計劃,以衡量對成型周期和非工作工時率的影響。
員工技能對單機日產量影響不顯著,但由于新員工崗位分布較大,需要對新員工進行操作技能培訓。
轉換時間分析表明,上模、下模的成型參數和調試是影響轉換時間的重要工序。分析行動時間,制定改進措施和實施方案。
改進效果顯著。無操作工時率較改進前下降14.9%。
柏拉圖在成型周期中表明冷卻作用是主要因素,系統圖分析,并針對7個因素制定了改進措施和計劃。
我
對工藝條件進行分析、優化和改進。確定成型周期的最佳值,保壓時間、退料速度、出料速度、冷卻時間、保壓位置和退料背壓的最佳條件參數。改進后,成型周期縮短了8.8%。
將DOE的使用擴展到生產中的產品,制定注塑DOE的工作指令,培訓車間管理和技術人員,使DOE在未來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所有產品的注塑周期將進一步縮短。
3次FMEA確認,初期問題點全部得到改善。
單機日產量提高到1900多臺。
C
修改控制計劃;對7個文檔進行改進。
實施6種防錯設備/方法。
改進后目標達成率11%,與基準水平差距縮短90%,獲得財務效益。
上一篇:淺析FMEA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DOE試驗設計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