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確的目標
我必須在早上8:30到達車站并開始工作。
2.過程梳理
3:列出相關資源
比如起床要看鬧鐘。
4:列出故障模式(風險)
比如鬧鐘——它可能不會響,可能會遲到。
5.潛在故障影響分析(風險附帶影響)
比如鬧鐘沒響,已經很晚了。影響:就是不能按時起床。
這可能會影響到之前設定的“我想早上8:30到達車站開始工作”的目標。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步反映在模板中:
6.風險嚴重度評分
嚴重性、后果項目的影響是什么?
數值范圍:[最小影響=1,最大影響=10]
很多人可以一起打分,算出平均值。專業化程度高,參與項目得分權重高。
示例:
如果鬧鐘不響,你不能按時起床,會直接影響目標。
SEV=10
如果鬧鐘響晚了,你就不能按時起床,直接影響目標。
SEV=10
最嚴重的風險要強調!
7.故障原因分析(風險原因分析)
示例:
鬧鐘沒有響。原因:鬧鐘壞了;鬧鐘沒電了;
鬧鐘響得很晚。原因:動力不足。
8:出場得分,OCC
OCC:發生的程度,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值范圍:[不太可能=1,可能=10]
示例:
鬧鐘壞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OCC=1
鬧鐘沒電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OCC=2
偶爾會缺電。
OCC=4
9.計算風險,SEV x OCC
示例:
鬧鐘壞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危險=10
鬧鐘沒電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危險=20
偶爾會缺電。
危險=40
最應該強調的是高風險!
10:可識別性得分,DET
DET:可識別性,風險是否容易識別。
值范圍[易于識別=1,無法識別=10]
示例:
鬧鐘壞了,很容易識別。
DET=1
鬧鐘沒電了,很容易識別。
DET=1
動力不足,不易識別。
DET=5
1.計算風險得分,PRN
PRN =塞夫x OCC x DET
示例:
鬧鐘壞了,PRN=10x1x1=10
鬧鐘沒電了,PRN=10x2x1=20
功率不足,PRN=10x4x5=200
要強調120分以上!并采取措施!
12.制定措施,指定責任人
示例:
鬧鐘壞了,每天檢查自己
鬧鐘沒電了,每天檢查自己
動力不足,每天檢查自己
13.實際執行監測
1、實際情況;
2.對應的服務提供者、OCC、DET、盧旺達愛國陣線
完整的準時工作FMEA管理表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