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MEA(過程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是一種系統化的方法,用于識別、評估和預防制造過程中的潛在失效模式及其影響。然而,在實際應用中,PFMEA分析常常會遇到一些常見的錯誤或誤區。本文,天行健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將詳細探討這些錯誤和誤區,以便大家在進行PFMEA分析時能夠避免這些問題,提高分析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首先,PFMEA分析的一個常見誤區是忽略量大假設,即圍繞產品設計和輸入性零部件、原材料打轉轉。PFMEA分析的重點應當是內部工藝制程,而有兩個重要的基本假設:一是產品設計是完美的,即使發現問題,也應當以其他形式反饋到研發設計工程師,不應體現在PFMEA中;二是原材料、零部件輸入是完美的,即使原材料有問題,不應當是PFMEA的重點考量,需要反饋到IQC(來料質量控制)或者直接定義到控制計劃中。然而,一些分析人員在進行PFMEA時,往往過于關注產品設計和原材料問題,而忽略了工藝制程本身的潛在失效模式。
其次,失效模式欄的常見錯誤包括失效模式未找全、使用的語言不規范、未針對產品特性以及未包括所有產品特性。在進行PFMEA分析時,需要全面識別所有可能的失效模式,并且使用準確、規范的語言進行描述。同時,要針對產品的具體特性進行分析,確保覆蓋所有關鍵的產品特性。然而,一些分析人員往往只關注一些顯而易見的失效模式,而忽略了其他潛在的失效模式,或者使用的語言過于模糊、不準確,導致分析結果的可讀性和可信度降低。
此外,潛在失效后果的分析也容易出現問題。一些分析人員未從失效鏈的角度展開分析,即未考慮相關系統子系統、法律法規、最終顧客、上游以及下游的影響和人身傷害。在進行PFMEA分析時,需要全面考慮失效模式可能帶來的各種后果,包括對產品本身的影響、對生產系統的影響、對法律法規的合規性影響以及對顧客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影響等。然而,一些分析人員往往只關注直接可見的失效后果,而忽略了其他潛在的、更廣泛的影響。
末了,探測度的評估也是PFMEA分析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一些分析人員未結合探測方法的效果打分;或者不理解探測度既可描述探測產生失效的原因又可描述探測失效模式;或者打分過低,有意壓風險順序數。探測度是評估探測措施對失效模式的探測能力的程度,需要根據探測方法的效果進行打分。然而,一些分析人員往往過于主觀地評估探測度,或者對探測度的理解不夠準確,導致在分析過程中未能充分考慮探測措施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PFMEA分析在實際應用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常見的錯誤或誤區。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分析人員需要全面、客觀地呈現事實,對事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釋;需要明確分析的重點和假設條件;需要全面識別所有可能的失效模式并準確描述。只有這樣,才能提高PFMEA分析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