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圖又稱帕累托圖、巴雷特圖、柏拉圖圖,用于在質量管理過程中發現各種缺陷中“關鍵的少數”缺陷,從而抓住主要問題并優先解決。
一般來說,減少一半高發生率的缺陷比完全消除低發生率的項目更容易。比如書籍裝訂時可能會出現缺頁、錯頁兩種缺陷。統計顯示,缺頁的頻率占80%,錯頁的頻率只占20%。作為質量主管,你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方案:努力減少缺頁;第二個計劃:消除錯誤的頁面。你可能覺得錯頁頻率小,容易解決。所以我選擇了第二種方案,但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正確的決定應該是選擇第一種方案,你會發現這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方法。
排列圖由一個橫坐標軸、兩個縱坐標軸、一系列從高到低相鄰排列的矩形和一條累積百分比折線組成。其中,橫軸為缺陷類型,按照缺陷出現的頻率從左到右排列。左邊的縱坐標軸是缺陷的頻率,右邊的縱坐標軸是0 ~ 100的百分比刻度。左側縱坐標軸也可視為質量損失。此時,橫坐標軸中的缺陷順序根據各種缺陷的總損失從左至右排列。
根據用法,排列圖可分為用于分析現象的排列圖和用于分析原因的排列圖
現象分析排列圖與不良結果有關,用于尋找主要現象,但不能解釋現象產生的原因,需要進一步分析。不良結果主要出現在質量、成本、交期、安全等方面,比如根據排列圖,我們可以確定哪些產品更經常不合格,或者客戶投訴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分析原因排列圖與工藝因素有關,包括操作人員、機器、原材料、操作方法等。
兩種排列圖在使用上只是略有不同,在原理和繪制方法上完全相同。
上圖是根據表1“裝訂印刷錯誤記錄問卷”繪制的,比記錄問卷更詳細的信息可以從排列圖中獲得。從圖中可以看出,最主要的錯誤是字跡潦草,占所有錯誤的44.5%;其次是頁面污點錯誤,占20%;再次是紙張折疊問題,這三個錯誤占所有錯誤的80%。
Minitab軟件繪制排列圖的方法:
首先,將表1中的錯誤類別和總值輸入Minitab表,然后按照Stat>Quality Tools>Pareto Chart…的順序打開Pareto圖對話框。選擇Chartdefects表,然后在Labels in列中選擇錯誤類別變量,在Frequenciesin列中選擇頻率值,根據需要在combine defects in first _ %之后輸入80或90,這意味著當累積的錯誤百分比達到這個要求時,其他的錯誤因素被記錄在Other項中:最后在標題中輸入排列圖的名稱,點擊OK得到排列圖。
用排列圖找到主要缺陷后,根據因果圖找到這個缺陷的原因,消除或控制這個原因,這個原來的主要缺陷出現的頻率就可以大大降低,然后它的出現頻率已經降到第二位甚至更低了。然后對改進過程中收集到的數據做一個記錄問卷,按照新的缺陷排列順序做一個新的排列圖,使前后兩個排列圖左縱坐標軸的刻度一致,這樣比較兩個排列圖,就可以得到改進的效率。
示例:
印刷廠使用因果圖法后,發現字跡難以辨認是由于紙張濕度大、印刷機維護不當等原因造成的。再次檢查產品,并記錄錯誤類別及其頻率。為了便于比較,抽樣前后的樣本量應該相等。根據新得到的數據做一個新的排列圖,調整縱坐標與改進前相同,得到改進后的排列圖。
通過對比兩個排列圖的累積折線圖,可以知道所采取的改進措施確實對提高裝訂印刷質量有幫助。消除的缺陷數約為改進前缺陷總數的30%。
上一篇:尋找質量問題的直觀工具2—直方圖
下一篇:尋找質量問題的直觀工具4—因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