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差錯預防是什么?
差錯預防是一種控制錯誤、杜絕缺陷的方法,常被稱為Poka-yoke (Poka--疏忽錯誤;Yoke--避免)。
2.為什么要防止錯誤?
因為項目中的很多缺陷或事故都是由錯誤造成的,往往很難預測,一旦發生,后果會很嚴重。因此,為了保證質量水平,減少事故數量,必須盡可能避免可能出現的錯誤。
3.錯誤類型
主觀錯誤:
操作員錯誤導致的錯誤,例如:
(1)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
②疲勞;
③誤解;
④技術不熟練,缺乏適當的技能;
⑤反應慢;
⑥記憶錯誤;
⑦判斷標準不明確;
⑧明知故犯。
客觀誤差:
由產品設計、機械設備和控制系統引起的錯誤。
4.防錯類型
通過減少或消除出錯的可能性,或者通過及時發現錯誤,可以達到防止出錯的目的。
類別:
(1)比如電腦、音響的不同插頭不符合要求就不能插,避免了插錯插頭可能對機器造成的傷害;
(2)比如集裝箱碼頭的限高器高度一旦超過限高,車輛就無法通行。
輔助類:
(1)例如,購物清單、檢查清單;
(2)比如電工醫生工具箱的固定槽中有空槽,說明還有工具沒有收回。
警告等級:
(1)比如生產線上的紅色報警器,一旦出現產品異常,報警器就會發出報警聲,提醒操作人員注意,不容錯過;
(2)比如刪除電腦文件前的確認對話框,如果誤操作可以及時更改。
自動轉換類別:
(1)例如保險絲,如電流過大,自動斷路;
(2)比如燃氣灶的安全裝置,一旦溢出的火焰熄滅,就能自動關閉燃氣輸出開關。
二、什么是利益相關者分析?
在很多情況下,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技術困難,而是人為因素。由于目標不一致,涉及到部門或個人的切身利益,或者溝通不充分、不及時造成誤解,這往往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使得必要的改進措施沒有及時落實,甚至完全失去作用。因此,需要分析相關人員的態度,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1.何時使用利益相關者分析?
①當項目涉及不同部門的人,項目的進展和推進需要團隊合作時;
(2)利益相關者:在任何日常工作中其切身利益都會受到項目影響的人。
2.如何生成利益相關者分析?
①列出所有利益相關者;
②列出所有可能的態度等級;
③了解利益相關者目前的態度水平,用X表示;
④了解你期望他們達到的態度水平,用O表示;
⑤分析現實與預期的差距;
⑥采取相應措施縮小差距;
⑦措施實施后,重新評估人員的態度水平;
⑧了解實施措施的效果是否令人滿意。
上一篇:確定關鍵質量特性與SIPOC分析
下一篇:什么是流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