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組會提出很多可能的改進方案,需要評估每個改進方案解決問題的程度、對企業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最終的經濟效益,進而確定最有效、最合適的改進方案。這種評估通常會建立一套標準項目進行比較,并使每個項目團隊對使用的評估標準達成一致。評估可行性的常用標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總成本
實施改進的成本不能超過可用的資源。通常突破性的提升需要適當的投入,一些前期投入是必要的。
②對問題解決的影響
團隊需要評估選定的改進方案對解決問題的影響。在解決問題時,一些改進方案可能比其他方案更有效。
③收入成本比
當總成本和總收入是重要的考慮因素時,比較每個備選改進方案的成本及其對團隊任務的影響就更加重要了。成本差的改進方案不是好的選擇。
④企業文化的影響和變革的阻力。
技術和運營的變化通常會導致企業內部文化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可能會引起阻力。人們經常害怕新的和未嘗試過的變化的影響。在評估可選的改進方案時,改進團隊必須考慮每個改進建議對受其影響的人的影響。可能的阻力并不是阻止改進的充分理由,但它可能會影響其他因素。如果其他因素影響相等,阻力最小的改進方案值得推薦。
⑤實施時間
改進團隊將估計實施改進計劃所需的時間,并衡量達成解決方案的緊迫性。事情越緊急,時間因素越重要。
⑥效果的不確定性
即使改善方案有令人滿意的效益成本比,也不一定是好方案。例如,一項改進需要引用未經測試的技術或對企業的運營進行重大更改。即使成本相對較低,潛在收益較高,但收益的不確定性可能較高,風險較大。
⑦健康、安全和環境
提出的改進方案不應對顧客、社會或企業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構成新的威脅。如果改善方案的環境因素不是積極的,至少應該是中性的。
在評估了可供選擇的改進方案后,6 SIGMA團隊通常會同意最有希望的問題解決方案。有時候,團隊會結合幾個改進方案的一些特點,吸收各自的長處,做進一步的改進。
2.改進方案選擇矩陣
團隊可以使用現有的矩陣來評估各種可選的改進方案。根據評價標準,你可以用它來評價每一個改進方案。填寫H(高滿意度)、M(中滿意度)或L(低滿意度),以表示該因素預期影響的相對滿意度。注意總成本的H表示最滿意的效果——也就是成本很低。
這個矩陣可以用在許多方面。示例:
①每個6 SIGMA團隊成員先完成矩陣,然后得到所有成員的平均分。
②團隊可以對每個標準進行討論,然后對每個改進方案進行統一打分。
對每個標準給予定量的權重,然后計算平均分,或者根據判斷評價每個改進方法的效果,就可以得到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