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貴公司還沒有導入6sigma,但是只要客戶要求或者公司想為6sigma拉客戶訂單,那么老板就會考慮實施六西格瑪。老板的支持不是質量改進的必要條件,但卻是實現6sigma的必要條件。說白了,就算老板支持態度不夠,總有辦法提高質量,但是沒有老板足夠的支持,做6sigma就是做夢。
2.悄悄走開,還是勇敢留下
6sigma有一點真的是6sigma,就是愿意做或者不愿意做,千萬不要勉強,你可以不買,但是我也可以賣。要達到6sigma的境界,當然可以在6sigma的境界里傾聽客戶的聲音。所以,如果客戶不買賬,“不買賬”不就是被正確識別的客戶聲音嗎?這個時候,根據6sigma的商業原則和永無止境追求卓越的精神,我們應該繼續推銷自己,直到客戶接受為止,這才是6sigma真正的要求。所以,你是悄悄走開,還是勇敢留下,都不會違背6sigma的原則,這就是6sigma的高明之處。
3.你想吃西餐還是中餐?
很多現代的管理規則其實都在向某種游戲規則發展。6sigma的質量技術整合更像是一個積木游戲。按照目前的培訓規則,6sigma似乎給積木游戲附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孩子,你不僅要拼出作品,還要用上所有的積木。”可能這和一些朋友的感受是一樣的。這是中國人的規矩。但很奇怪也很值得研究的是,中國土地上最早的6sigma開發還是外資公司,拍板高手或者團隊負責人也是外國人。如果看原版教材,里面很少有滿漢宴的案例。經過中國人的解讀,會是滿漢全席,這似乎是東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是西餐和中餐的差異。
4.做清教徒還是做操盤手
何時使用統計數據?第一種情況,只有在沒有出路的情況下,如數據量大、關系不清、時空離散性大等,才能使用統計學。只有在個別分析沒有辦法得出結論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統計學。在某些情況下,采取10-20個樣本,然后你可以做任何事情。為了統計而統計,統計不就是目的嗎?既然統計是目的,那就不能稱之為統計技術,就把生命看作是由統計支撐的吧。有趣的是,還有第二種情況。八小時外坐、躺、走等行動過程中接觸的統計,幾乎都是誘導你買東西消費,或者增強你的消費欲望。那是別人工作的結果。對別人來說,統計只是你買東西的工具。你怎么能一邊買一邊數,然后給你看,直到你流口水了,然后你覺得你的口袋,你囊中羞澀了,所以你離開了目前正在為你的公司開展的6sigma或持續改進工作,跳槽了呢?那么,清教徒的統計數據和6sigma以及基于此的持續改進對一個信徒來說到底有多大分量呢?
在6sigma中,首先要識別客戶的需求,這是有講究的。事實上,它直接告訴誰應該是6sigma的交易員,壟斷品牌持有者和怪物,所以他們需要識別客戶的要求。因為他們要不斷創造客戶或者搶客戶,不然可能真的看不清楚。和很多上游供應鏈的公司一樣,整天被客戶罵太熟,久病不愈成了醫生,可以給客戶看病。他們還需要識別哪里?他們躲不了。
上一篇:六西格瑪管理流程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