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重客戶滿意度
六西格瑪是一種現代質量觀,不同于傳統的質量觀。按照傳統的質量觀,產品只要符合技術標準,就是合格的。和六西格瑪質量觀點認為,廠商生產的產品不僅要符合技術標準,更重要的是讓客戶滿意。有些產品技術上是達標的,但并沒有接近客戶的理想目標。這些產品可以“工作”但不夠好,它們不會創造熱情、滿意和忠誠的客戶。比如兩個射手射擊,規定9環以上達標,每人5發子彈。射手A的成績是:9 . 19 . 59 . 29 . 69 . 3;射手B的得分是9.9 9.7 9.8 9.9 10。兩名射手的10發子彈全部落在9環以內,成績全部合格。我們不妨稱之為“合格產品”。但B與A相比,彈孔間距更小,一致性更高,靶心更集中。如果說靶心是客戶最滿意的目標,那么B的分數更接近客戶的訴求,我們不妨稱之為“六西格瑪等級產品”。六西格瑪質量理念是指制造商要創造出高質量的產品,并不斷改進以逐漸接近客戶的理想目標,最終創造出熱情、滿意、忠誠的客戶。
在六西格瑪管理,所有的質量要求都來源于客戶的要求,并不像大家誤解的那樣——在六西格瑪管理,質量要求遠高于客戶要求!在六西格瑪管理中,不要求把質量水平提高到非常高的程度,而是把產品和服務不符合顧客要求的概率大大降低到接近于零。西格瑪的數量越大,質量越一致,越接近客戶滿意標準。
2.強調流程優化
六西格瑪認為質量是通過工藝的優化來實現的,而不是通過對最終產品的嚴格檢驗來實現的。組織應將資源集中在了解、改進和控制原因上,而不是售后服務、質量檢查和其他活動上。因此,六西格瑪強調過程優化,提出各種統計技術作為優化工作過程的手段,以期提高過程質量,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顧客滿意度。
以某航空公司為例。如果某次航班預計到達時間是下午5: 00,由于各種原因,下午5: 00實際準時到達的很少,如果允許我們在5: 30之前到達,則視為準時到達。該航班一年運營200次,顯然到達時間是個變量。如果其中55個是5: 30以后到的,從質量管理的角度來看,這是次品,那么該航空公司航班的合格率是72.5%,大概是2.1 西格瑪。如果航班準點率達到六西格瑪,就意味著每百萬次航班中只有3.4次是5: 30到達,如果航班每天運行一次,就相當于每805年有一次晚點到達。所以六西格瑪的業務流程近乎完美。
值得注意的是六西格瑪不僅是一個質量標準,也是實現它的方法。六西格瑪水平代表過程能力的水平,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而不是質量水平。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六西格瑪并不是終極質量,而只是一個口號,意在通過這樣的提法來達到全面質量管理的目標。
3.注意成本控制
根據質量的性質,成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控制成本,即企業為保證質量的改進而發生的預防和識別的成本,如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的成本。另一類是結果成本,即產品質量導致的內部和外部失效成本,如返工成本。
按照傳統觀點,控制成本與產品合格率成正比,結果成本與產品合格率成反比。控制成本和結果成本之間存在一個理想的平衡點,在這個點上質量總成本最低。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某些因素使得結果成本總是高于預防成本,所以質量越高,總質量成本越低,質量越高意味著成本越低。
結果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許多低質量成本沒有納入核算體系。比如,當生產過程中出現低質量零件時,不僅會帶來廢品和返工的人工、材料成本,還會導致整個產品的加工周期變長,庫存成本增加;造成顧客滿意度下降,導致顧客流失;花掉了原本可以投入到其他方面的錢。但是這些額外的時間、存貨成本和機會成本并沒有在會計系統中反映出來。
此外,傳統的質量成本理論忽略了昂貴且可避免的低效行為。為了防止缺陷產品出廠,企業需要花費時間、人力、資金、設備、管理費用和原材料對缺陷進行檢查、分析和修復。舉個例子,假設某公司通過鑄造工藝生產塑料杯子,同一個模具可以生產10個杯子。工序結束后,操作員發現10個杯子里有5個次品。他把五個杯子放進碎紙機,以便再次使用。然后取5個好的杯子進行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合格率100%。不合格的杯子不在報告中記錄,因為是回收到流程中做產品,不存在原料浪費。但毫無疑問,原本可以生產10個杯子的時間、設備和人力只生產了5個杯子,回收另外5個杯子會占用時間、設備和人力。
事實上,這些糾正偏差的過程占用了多余的資源,大大增加了質量成本,卻沒有體現在會計成本中。通過應用六西格瑪質量管理方法,企業在設計工藝時可以降低產品缺陷的概率,大大節約成本,大大提高質量,降低價格,從而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增加企業的市場份額和利潤。
中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后,將面臨跨國公司的激烈競爭,而大多數在中國做生意的公司都把六西格瑪作為有力的武器。為了不在競爭中被淘汰,中國企業必須迎頭趕上,正確學習六西格瑪質量管理方法,加快六西格瑪管理方法在中國的推廣應用。
下一篇:六西格瑪管理的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