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美國每年會有291個心臟起搏器出現問題;
②在澳大利亞,每天會有一個新生兒被抱錯;
③澳大利亞電信局每年會有490萬件包裹被送錯;
④澳大利亞稅務局每年會把135335份文件的位置放錯;
⑤用信用卡結賬時,會有58500張信用卡出現問題;
⑥韋氏詞典中將出現315個拼寫錯誤;
⑦每架波音747中會有4000多個零件出問題。
如果你自己“經歷”這些錯誤,你會認為99.9%的無缺陷率“足夠好”嗎?更重要的是,你的客戶會認為合格率99%,甚至99.9%的質量或服務“足夠好”嗎?
當我們聽到一個產品是“六西格瑪”產品時,我們就知道它的質量一定非常好,或者說它出現缺陷的概率非常小。
在許多行業,如制藥、航空、航天、醫學等。,達到六西格瑪質量是不夠的。他們必須遵守更高的質量標準(以10億為分母)。當然,100%的無缺陷率也很難達到。六西格瑪的一個獨特功能是可以評估質量。質量量表的設計者意識到,在西方文化中談論“零缺陷”通常會遭到人們的抵制。當你告訴員工你要實現零缺陷的時候,很有可能聽到的答案是——“這是不可能的!”
六西格瑪質量評價量表正視這種阻力,通過以下三種方式解決:
(1)為確立和實現改進目標提供了依據,有助于企業營造持續改進的文化;
②根據客戶需求評估性能;
③為持續比較性能打下基礎。
六西格瑪,或流程西格瑪,根據數百萬次抽樣數據中的每百萬次機會的缺陷(DPMO)來計算缺陷產品的數量。當我們談論“機會”時,我們指的是制造每一個有缺陷產品的機會。你會注意到,每達到一個更高的西格瑪質量水平,每百萬個采樣數據中的缺陷率就會呈指數級下降。你也會注意到工藝良率(即無缺陷產品的比例)的提升越來越小。
在“六西格瑪”質量水平下,一個(短期)流程生產的每百萬個產品中只有3.4個缺陷產品。在實施“六西格瑪”質量倡議之前,本組織許多流程的質量水平仍停留在1 西格瑪至3 西格瑪。當流程負責人發現該流程生產的100萬件產品中有超過66000件存在缺陷時,他通常會感到震驚。有時候,這種水平的性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仍然有許多組織試圖降低缺陷率。
西格瑪質量量表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評估過程性能的方法(根據客戶要求)。當你想根據幾個關鍵的質量特性來衡量績效時,這也是計算西格瑪質量水平(一般稱為“過程西格瑪”)的唯一方法;其他基于數據分布的方法只適合分析單一產品或服務的特性。計算過程西格瑪可能會帶來價值,原因如下:
①它讓人探究在顧客眼中有哪些缺陷;
②建立衡量未來績效的績效基線。
上一篇:六西格瑪管理改進經營驅動因素分析
下一篇:六西格瑪企業管理推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