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操作是圍繞當前的生產條件(工藝性能可能略有變化,但必須保證不會出現問題)選擇和安排若干簡單的重復測試,并對這些測試結果進行分析。
分析的結論可能有兩種,要么斷言微調生產條件會提高產量,要么斷言當前的生產條件在一定精度范圍內是最優的,所以目前沒有必要試圖提高產量。優化操作的目的是使生產過程生產出符合標準的產品,同時產生關于自身的信息。工藝因素只允許微小的改動,不需要專門的測試費用和測試人員,對生產不會有大的干擾,所以不會有風險。而且這種方法確實能發現可能改善過程性能的因素。方法通常是安排一個中心點的兩水平全因素實驗設計,重復多次形成循環。在對結果數據的分析比較中,判斷因素效應的顯著性,調整顯著性因素的水平,以提高產量。重復上述步驟,直到達到最佳效果。
二、調優運算方法
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不擾亂生產秩序的情況下,以最小的工作量和風險提高一個過程的性能。步驟如下:
1.組織六西格瑪相關人員進行員工培訓。
查閱公司報告、工藝描述、制造商報告、專利和公開文件、教科書和關于該工藝的技術百科全書,研究成本、產量和生產記錄等數據,在生產管理部門領導的批準和支持下,組織六西格瑪黑帶和綠帶團隊并進行培訓。
2.確定響應變量,選擇兩到三個對這個響應變量影響最大的可控因素。
選擇這些變量的變化范圍和水平,變化范圍要足夠小,使響應變量值在這個范圍內的任何一點都不會顯著惡化。在此范圍內選擇的兩個水平通常是當前生產條件兩側的對稱值。
3.執行第一個循環的第一個循環。
以現有生產條件為中心點(編號為0)進行測試,按照設定的水平對其他因素進行全因素測試,并將結果記錄在優化計算表中。
4.執行第一個循環的第二個循環。
重復第一個周期的步驟,將結果記錄在優化計算表中,比較兩個周期的平均值和標準差,計算主效應和交互效應,計算“均值變化效應”,然后計算均值、效應和均值變化(CIM)的誤差限。
5.確定每個影響是否顯著。
如果有顯著效果,比較各水的平均值,選擇較好的水平作為新的中心點,確定新的范圍和水平,開始第二個周期的第一個周期(即下一個周期);如果沒有顯著效果,則進入本周期的下一個周期。
雖然每一個微小的改進可能并不顯著,但是在六西格瑪黑帶的指導下,累積的改進效果可能是巨大的,而且由于每一次改進都是漸進的,所以保證了EVOP的進程不會“掉下懸崖”。此外,六西格瑪黑帶應幫助建立EVOP流程,并培訓需要經常使用該流程的操作員和主管。如果有問題,您還可以通過定期訪問提供現場支持。六西格瑪黑帶及其六西格瑪 team決定,在將改進后的流程傳遞給操作者后,要注意保持成果的方法,同時要研究基本流程,改變產品設計,實現更大的改進。
在六西格瑪改進階段,實驗設計是最重要的統計工具。從設計類型看,有因子試驗設計(包括全因子試驗設計和部分實施因子試驗設計)、響應面設計、穩健參數設計和混合設計。從六西格瑪管理改進策略的角度來看,首先,要通過部分實施的因子設計篩選出大量可能影響響應變量的因子(有時候,不需要過多考慮交互作用問題,取一些二級以上的中心點就夠了);然后,當因子數不超過5時,可以進行全因子實驗,更詳細地考慮因子間的交互作用。如果不能確定當前測試區域是否達到最優區域,可以嘗試往最快的上升方向前進,直接找到最優區域。
上一篇:如何對現有六西格瑪項目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