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零缺陷管理大師克羅斯比(Crosby)提出“零缺陷”的理念時,他沒想到它會成為一種風靡全球的質量管理理念。現在,“零缺陷”管理思想的應用已經從制造業擴展到工商業的各個領域。反欺詐也是“零缺陷”思想的精髓。應用防錯技術制造“零缺陷”產品已成為企業的共識。防錯技術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可以避免錯誤,實現“零缺陷”。實踐表明,日本一些企業應用了這種方法,達到了5.5 西格瑪以上的水平,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對于我們每一個制造企業來說,制造“零缺陷”產品不是一句時髦空洞的口號,而是我們應該樹立和追求的質量理念和質量目標,需要通過實實在在的防錯工作來實現。
任何產品和服務都是通過人、機、料、法、環境、監控、信息等要素的整合而形成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出錯。在所有環節中,人是主導的,也是最容易出錯的。在產品制造的過程中,管理者總是告誡操作者要細心、用心,通過培訓和懲罰來避免失誤。最后,實踐證明,這些預防措施只要有人參與,就不能保證長期有效。一般來說,人的失誤分為人的技能失誤、人的規則失誤和人的知識失誤。人為技能失誤主要是由于操作者操作技能不熟練或不勝任造成的;人為的規則錯誤,主要是操作人員沒有按照規則來指導操作;人為知識錯誤主要是由于操作者對操作對象的原理和相關知識的無知或知之甚少造成的。
實踐證明,在產品的制造過程中,如果沒有防錯技術的應用,產品的制造過程會有較低的產品合格率和較高的制造成本。實施防錯技術和增加防錯裝置的最終目的是減少廢品,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制造成本。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有合理的加工工藝和高精度的專用設備,而在制造過程中,合理使用防錯設備或檢測技術,發現錯誤,減少損失,這些都屬于產品制造過程中的防錯控制。
理論上,錯誤無處不在。其處理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防止錯誤;在可能出現錯誤的地方給出提示(緩沖鏈接);出現錯誤后,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不定期進行數據備份和恢復操作)。具體來說,就是:
1、防患于未然——防止錯誤的發生
一般來說,防止錯誤主要靠符合邏輯和人的習慣的產品設計,但這顯然不是專門的防錯措施。其實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所以有時候在可能出現錯誤的地方給出提示信息比追求“完美”的設計更可行。
2.停止進行中的錯誤-緩沖鏈接
這個很好理解,就像Windows操作系統下刪除文件時會彈出確認窗口一樣,主要是為了防止粗心大意或者純粹的操作失誤造成嚴重后果。
使用這個環節時有一個悖論:對于不熟悉系統的人來說,它可能是一個守護神;
但是對于整個系統非常熟練的人來說,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3.補救辦法
即使采取了上述措施,錯誤還是會繼續發生。很多人刪除文件時,總是不假思索地“確認”彈出的“是否刪除xxx”窗口。如果刪除錯誤,那么回收站將開始工作。使用回收站恢復文件,這是補救措施。
上一篇: 六西格瑪管理DMAIC流程分析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