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管理方法的解決方案是以數據為基礎,通過定義問題、衡量現狀、分析原因、實施改進和控制,即D-M-A-I-c模式進行項目運作。
對于普通方法無法分析的問題,六西格瑪管理方法采用一套嚴謹科學的分析工具進行定量或定性分析,最終會篩選出關鍵影響因素。只有篩選出重點,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階段。因此,分析質量直接影響改進效果和項目的成敗。分析階段在六西格瑪中的位置與疾病治療的位置相同。
就像流程的診斷階段,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對癥下藥跟進,否則可能會無效或適得其反。
在“D-M-A-I-C”的模式中,每一級都緊密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后一級的輸入就是前一級的輸出。因此,分析階段的輸入是測量階段的輸出。輸入(也是測量階段的輸出)為:
1.流程圖
在六西格瑪測量階段,為了掌握現狀,需要繪制詳細的工藝流程圖,準確把握整個過程,使測量結果能夠反映實際過程。現在一般公司都有詳細的每個流程的流程圖,可以直接使用。
2.過程產出的量化指標是y項。
流程產出的量化指標就是第一節(jié)提到的項目Y,是六西格瑪項目的改進對象。在測量階段,已獲得Y項目的詳細狀態(tài)測量數據。這些數據是分析和改進階段的研究對象。
3.項目Y及其影響因素x的數據有效性驗證結果
在測量的早期階段,為了保證測量數據的有效性和顯示過程的真實特征,有必要對數據測量系統(tǒng)的有效性進行驗證。根據測量數據的性質,可以分為實測值數據和計數值數據。兩種數據的測量系統(tǒng)有不同的分析和驗證方法。
4.準確評估當前流程績效
測量階段的輸出之一是準確評估與項目Y對應的當前過程能力,即ZLT和ZST。根據ZLT和ZST的數值比較,可以基本掌握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5.改進目標
分析階段的輸入之一是項目Y的改進目標,也是過程能力的改進目標,比如如何將ZLT和ZST從現狀改進到什么水平。改進目標的水平決定了分析的水平。
分析階段有三個主要輸出,即:
1、影響項目y的所有X’S
分析階段的主要目標是找出影響Y項目的主要因素,但首先要找出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特別注意不要漏掉可能的影響因素。因為也許正是缺少了關鍵的X,此時得到的分析結果是不完整的,基于這個分析結果的改進是不完善的,甚至是無效的。
2、影響項目y的關鍵少數X’S
這是分析階段的主要產出,直接影響質量的提高和項目的成敗。從大多數次要因素中分離出關鍵的少數因素是分析階段的首要目標,也是六西格瑪系統(tǒng)的核心技術之一。
3、量化的收益
在分析階段找出幾個關鍵因素后,就可以對這些因素進行評估,預測改進結果。計算改進所需的成本和項目效益,將兩者相減,得到改進的凈效益。這是六西格瑪與其他系統(tǒng)的主要區(qū)別之一,即六西格瑪的所有項目成果都能體現在財務效益上,因此改善的有形效果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