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中國的動態發展進步來看,傳統文化的變化和進步已經開始對六西格瑪管理產生有利影響:
①中國幾十年來一直崇尚努力、拼搏、堅韌、執著;
(2)改革開放后,打開國門,看到西部的飛速發展,中國企業有了縮小差距,迎頭趕上,學習西方先進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意識。欲望越來越大,引進和接受的速度也會更快:企業資源計劃(ERP)、ISO 9000、戰略管理等相繼引入中國。
③世界的發展趨勢決定了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這為中國企業的管理提升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否則就會被淘汰。
④中國與世界的全方位交流使中西文化開始融合,沖擊著中國傳統文化和思維方式,西方先進的管理方法涌入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跨國公司在中國工廠采用全球一體化管理。
⑤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必然帶來殘酷競爭的現實,迫使中國企業和中國人在競爭中提高生存能力,學會改變和進步。
從以上變化來看,這種文化沖突會隨著發展逐漸減少,向更有利于六西格瑪管理的方向發展。
2.中國企業整體管理基礎薄弱,水平不高,是推動六西格瑪的阻力因素。
與世界現代管理先進水平相比,中國企業目前的管理水平存在較大差距,這也將是六西格瑪管理推廣的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現代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有待完善。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近年來企業改制的主要任務之一。中國企業聯合會2004年初全國企業管理調查顯示,24.84%的企業尚未改制,29.41%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尚未改制,部分企業正在改制中。即使企業已經改制,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的比例仍然過大,達到56.29%,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達到6.64%。企業改制為股份公司后,沒有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中國民營企業比例過半,沒有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
②企業的組織結構模式滯后于組織的發展。
經過20多年的改革,市場需求的變化和客戶需求的動態變化,企業的管理模式明顯滯后于發展。目前仍有56.2%的企業采用以往的直線職能制組織形式,組織層級多、領導機制僵化、信息傳遞不及時等現象依然普遍。沒有矩陣或混合組織模式,滯后于企業的發展。
③企業對員工自身發展重視不夠。
以人為本的一個重要含義是將企業發展與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即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兼顧員工發展,盡可能考慮員工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實現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的“雙贏”格局。這也是目前中國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軟肋。調查顯示,僅有15.98%的企業有員工職業發展規劃,并能按計劃正常實施。
42.21%的企業有與經營戰略相結合的人力資源規劃,并能按照規劃正常實施。這說明,目前企業管理還是以企業目標為主,而對個人目標考慮較少,對老人和老年人兼顧不夠。中國企業的員工素質也不容樂觀。
④大多數企業仍處于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的過渡階段。
在轉型階段,中小企業的管理大多以經驗為指導,許多問題由“一把手”決定。成本管理和資金管理隨意性很大,質量管理標準不高,制度規范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根本無章可循。
⑤企業基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業的基本管理體系包括:基于戰略目標的組織績效管理體系、ISO 90O0質量管理體系、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
我國有一半以上的企業還沒有建立基于目標體系的組織績效管理體系,還停留在對每個企業組織的單一財務指標的考核上,因此很難將這個目標與組織中每個員工的考核聯系起來。所以有企業的“大鍋飯”,也有企業內部部門的“大鍋飯”。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平衡計分卡。
即使有財務管理,也大多只是做會計,預算管理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人力資源管理還停留在傳統的人事勞動管理層面。
⑥主導產品技術含量低,產品質量低,品牌知名度低。
與國際水平相比,中國企業R&D投入低,技術創新能力差,缺乏品牌建設。調查顯示,R&D費用占銷售收入不到1%的企業占49.77%,占1%-3%的企業占30.08%,超過596的企業僅占6.92%。只有3.46%的企業主導產品核心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15.28%的企業主導產品核心技術仍低于國內平均水平,只有3.94%的企業產品為國際名牌產品,而25.66%的企業為無品牌、只為其他品牌(OEM)加工。中國制造業的產品質量水平在3 西格瑪左右,而服務流程和交易流程更低。
綜上所述,中國企業整體管理水平較低。但是六西格瑪管理的實現需要一定的基礎。相比國外企業,我國企業引入六西格瑪需要在加強基礎管理方面補課。任務會更艱巨,路會更長。只有實現跨越式發展,才能跟上世界企業管理的發展趨勢。
3.對六西格瑪管理缺乏認識也是推廣六西格瑪的阻力因素。
國內對六西格瑪管理的認知和實踐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于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來說,六西格瑪管理僅僅停留在理論認識的層面。大多數人只是從國外翻譯的一些書上了解到六西格瑪管理,并沒有實際接觸過。所以對六西格瑪的理解并不深刻,甚至有很多誤解。很多人認為六西格瑪管理會像之前培訓過的十幾個管理方法一樣,如曇花一現,聽起來像是一大套商業理論,然后只會變成一些改進建議,被扔進一堆文件里;有人認為六西格瑪管理只是提升產品質量的工具,在服務、人力資源等很多指標難以量化的非生產領域沒有作用。有人認為六西格瑪管理的實現是一個系統工程,達到六西格瑪的管理水平會大大增加成本等等。這些認識直接影響了六西格瑪管理在中國企業的引入和發展。
改變這種狀況不是短期的事情。政府有必要倡導,組織大量培訓,通過學習提高認識。另外是同行業的典型,榜樣的力量可以促進想要進步的人和組織向先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