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組活動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后,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企業產品整體質量的提高做出了積極貢獻。然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QC小組活動已越來越難以適應當前的市場需求,并逐漸衰落。
六西格瑪管理是當代質量管理創新的重要成果。它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摩托羅拉生產部門,直到上世紀末才得到廣泛關注。其實中國國內企業也是在這個時期對六西格瑪管理產生了興趣。但是必須承認六西格瑪管理在國內企業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
進入21世紀后,中國國內企業積極參與市場經濟環境的競爭,對QC小組活動在提高質量方面的積極意義有了新的認識。但是,必須認識到,傳統的QC小組活動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已經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性。因此,本文分析了QC小組活動與六西格瑪管理的異同,為QC小組活動提供了新的視角。
二.QC小組活動中應用六西格瑪管理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1.他們的共同點是
(1)共同的理論基礎
QC小組活動與六西格瑪管理之間有著重要的內在聯系。作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以顧客為中心,以質量經濟為原則的管理方法,六西格瑪管理的相關理論在全面質量管理中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而QC作為全面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然與六西格瑪管理有著共同的理論基礎。
②共同的技術基礎
QC小組活動在現階段已經比較成熟,形成的一系列數理統計方案都與六西格瑪管理密切相關,是六西格瑪管理活動的重要基礎。
2、兩者的主要區別
①不同的組織結構
與傳統意義上的QC小組活動相比,六西格瑪管理是由專門的項目組承擔的正式的企業活動。但QC小組活動具有一定的自發性,通常對參與者沒有較高的門檻,只要得到上級部門的批準即可。經質量控制部門批準注冊后,方可正式實施。
②選題路徑不同。
其實QC小組活動主要是針對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在選題上有明顯的靈活性。相應的,六西格瑪管理是以組織發展目標為基礎,以客戶實際需求為導向,更為嚴肅。
從上面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發現六西格瑪管理與傳統的QC小組活動有一定的區別,但也有很多共同點,因此將六西格瑪管理引入QC小組活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