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階段(d)
定義階段是過程改進的重要部分。在定義階段,根據客戶的關鍵要求或企業發展的關鍵點,確定過程輸出的度量標準,定義什么缺陷。在高校圖書館中,缺陷通常是不能滿足讀者需求,導致讀者滿意度低的各種原因。在定義階段,要找出這些原因,可以通過問卷、電子郵件、在線交流、在線留言、直接溝通等形式,了解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和需求,確認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在六西格瑪管理中,作為一般要求,4-6個月內,定義的缺陷要通過突破來減少,一般在70%-80%左右。
圖1
2.測量階段(m)
測量階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對測量系統進行分析和評價,以確保測量系統的有效性。現階段要求高校圖書館制定一系列衡量指標,這些指標必須詳細、具體,并且可以量化,以避免模糊和不可衡量的情況。圖書館績效指標的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如表1所示,測量階段需要收集每個問題的歷史數據,并根據歷史數據的分析,確定問題是偶發性的還是頻繁性的。解決偶發性問題,需要完善過程的控制,而頻繁性問題則是過程中系統性缺陷的表現。只有清楚地了解流程的現狀,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流程的分析和改進。
表1
3.分析階段(a)
分析階段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需要根據數據幫助團隊找到并確定影響過程輸出Y的關鍵影響因素。過程輸出y的所有變化都是“事出有因”,與x的變化密切相關,“測量”和“數據”是我們與過程“交流”的唯一手段。比如圖書館發現讀者到館次數指標明顯下降,就要分析背后的原因,比如圖書館環境嘈雜,衛生條件差,流通閱覽環境分布不合理,讀者需要的文獻缺乏,或者讀者獲取文獻的途徑發生了變化。如果發現數據庫利用率不高,還需要分析數據庫的內容是否不適應學科建設的需要,讀者是否不知道如何使用,或者網絡技術是否阻礙了讀者使用數據庫。
4.改進階段(i)
改進階段是在分析階段的基礎上繼續將改進活動推向深入的階段,也是最具創新性的階段。在改進階段,需要根據關鍵影響因素x形成改進方案,需要驗證改進方案的有效性,需要對改進方案的風險進行全面評估等等。
5.控制階段(c)
控制階段是DMAIC方法的最后一個階段,所有的改進活動都必須考慮其持續有效性。因此,在形成有效的改善方案后,必須考慮有效控制的問題。例如,需要編制基于風險分析的控制計劃,對控制項提出有針對性的測量和控制方法,將過程改進和控制標準化納入程序文件。
六西格瑪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通過測量、分析、改進和控制解決問題后,在新的管理活動中發現新問題,不斷進行測量、分析、改進和控制,以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