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d)
“定義”是指客觀地建立問題和測量指標。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管理,定義是追求創業教育質量的“零缺陷”,充分滿足大學生對創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需求,充分滿足社會對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從而找準需要改進的環節或過程。結合各個問題和測量指標,調查大學生對創業教育質量的期望和實際感知,從而測量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滿意度。
2.定量(m)
“量化”就是通過測量收集數據,評估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原因。測量內容包括輸入、過程和輸出三個方面。衡量高校創業教育質量,可以應用評級、滿意度測評等方法。過程質量水平用每單位產品的缺陷數(DPU)和每百萬錯誤機會的缺陷數(DPM O)來表示。
3.分析和總結(a)
“分析總結”是“量化”的總結和延伸。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找出影響高校創業教育質量管理的關鍵因素,以及過程缺陷的時間、環節、頻次等。,并對有缺陷的環節進行優先規劃,根據因素的關鍵程度進行分步處理,從而形成明確的改進方法或方案。方差分析、回歸分析、假設檢驗和各種圖形分析工具是“分析總結”的常用工具。
4.反饋和改進(i)
這一步,根據“分析總結”階段得到的分析結果,形成多套改進創業教育質量管理的備選方案,選出最優方案,然后制定行動計劃并實施。這一步將引導大學創業教育質量管理團隊回歸項目或任務書。這會導致新的問題或新的隱藏問題在新思維、新方法中被發現和改進。這個過程也可以理解為對問題的進一步深入觀察和總結,對程序運行重要步驟的直觀感受。
5.繼續或控制(c)
“維持或控制”是在澄清新的和隱藏的問題之后的動態反饋和改進過程。這一過程將打破高校創業教育管理中傳統模式形成的不良思維和行為模式,避免回到舊模式,努力形成六西格瑪管理所期望的創業教育管理標準化新形態,及時檢測創業教育管理改進方案實施后的質量水平。至此,六西格瑪管理在高校創業教育管理中的應用過程實現了一個“D→M→A→I→C”的循環。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質量管理中實施六西格瑪管理時應注意的問題
1.充分調動六西格瑪管理要求的內在動力。
當六西格瑪管理在高校創業教育質量管理中投入運行后,將極大地激發高校創新自身創業教育模式的內在動力,激發高校創業教育工作者探索改進和創新教育模式的熱情,形成追求校園卓越管理的創業教育管理新“生態循環”風格。
2.來重塑與六西格瑪管理相匹配的校園創業文化。
“創業文化”是一個抽象而具體的概念,校園創業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校園創業文化的導向是否正確,將直接影響創業教育的質量,也將對學生主觀上積極接受創業教育理念,最終引導他們走上創業之路,提高創業成功率產生重要影響。當校園創業文化與高校的發展戰略和追求目標相沖突時,或者當六西格瑪管理所驅動的創業教育創新精神沒有與高校自身的大學文化發展相融合時,改革就會失敗,六西格瑪管理就無法推進。因此,高校應盡量避免將推廣六西格瑪管理視為提高創業教育質量的短期“運動”,而應將其視為以制度形式固化的長期系統工程。
3.在實施六西格瑪管理中杜絕資源浪費。
“消除浪費”是六西格瑪管理倡導的一種先進的生產方法,主張應用價值流分析,消除一切不增加價值的工序,消除浪費。一些高校不惜重金建設創業教育基地,在場地、設備、政策等方面予以傾斜。然而,由于教育過程中的缺陷、問題、可變因素和隱性因素,形成了許多制約創業教育效益的“劣質成本”。因此,當高校能夠杜絕一切浪費時,“劣質成本”就會逐漸轉化為“高成本”,從而提高創業教育的效率,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創業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