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明本公司涉及的各品質成本項目。
(2)計算各項目之成本(以月、季、年為單位)
(3)將成本加總,即得總品質成本
質量成本計算表
下面是一張通用質量成本計算表,供大家參考:
類別 | 項目 | 本月成本 | 上月成本 | 差額(本月-上月) | 備注 |
預防成本 | |||||
鑒定成本 | |||||
內部缺陷成本 | |||||
外部缺陷成本 | |||||
合計: | |||||
備注: |
過程能力與質量成本
1.根據前面的討論,我們知道只要產品質量特性與目標值不重合,就存在質量損失。這說明過程能力和質量損失之間的存在相關關系。
2.六西格瑪管理法是聚焦于過程,通過過程均值和變異來評價過程的系統方法,西格瑪水準與過程不良率間的關系如下:
西格瑪(σ):1 不良率:691462ppm
西格瑪(σ):2 不良率:308538ppm
西格瑪(σ):3 不良率:66807ppm
西格瑪(σ):4 不良率:6210ppm
西格瑪(σ):5 不良率:233ppm
西格瑪(σ):6 不良率:3.4ppm
從上可以看出,隨西格瑪水平的提高,產品不良率下降十分驚人,即西格瑪值與質量成本之間存在相關關系。
3.即質量損失曲線與不同西格瑪值的產品質量特性分布曲線相疊加,能力為3西格瑪的過程和能力為6西格瑪的過程質量損失存在很大差異。
(1)3西格瑪過程質量損失(豎線區域),假設過程中心未偏移。
(2)6西格瑪過程質量損失(豎線區域),假設過程中心未偏移過程可知,3西格瑪過程產生的質量損失比6西格瑪過程大得多。
4.西格瑪值與質量成本的對應關系
據各大推行六西格瑪的公司和六西格瑪管理法專家長期研究,認為西格瑪值與質量成本的對應關系如下表:
σ值 | 質量成本占制造成本比率 |
6 | 1%-5% |
5 | 5%-15% |
4 | 15%-30% |
3 | 30%-45 |
表中,質量成本占制造成本比率為衡量質量成本的一個指標。
從上表發現,隨西格瑪(σ)值的升高(意味著過程能力提高),公司的質量成本迅速下降。可以將3西格瑪(σ)過程能力與6西格瑪(σ)過程能力對應的品質成本舉例做一個比較,假定有兩家業務類別,規模大致相同的公司A和B,A公司的過程能力為6σ水平,B公司過程能力的3σ水平,其某年的制造總成本均為1億元,則由于品質成本一項所導致的兩家公司的利潤差別如下:
A公司品質成本=107 x 5% = 500(萬元)
B公司品質成本=107 x 40% = 4000(萬元)
A、B公司由品質成本差別而導致的利潤差別=4000-500=3500(萬元)
由于過程能力差異而導致的利潤差異為3500萬元。這個數字也許就決定了兩家公司完全不同的命運。因此,持續提高過程能力、降低品質成本應為每位有戰略眼觀的企業家所追求的目標。
品質成本提供給我們一種通用語言,它比單純的數據更有說服力,是過程能力的另一把衡量標尺,如果有效管理和改善,會使組織經營水平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