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精益方法和六西格瑪 方法是兩個不同時期的產物。他們有相似之處,但更多的差異。正因為他們的不同,所以互補,所以他們的結合是非常自然的。
今天,天行健咨詢將從七個方面梳理這兩種方法的區別。了解了這個區別之后,大家就可以找到自己對于“什么是精益六西格瑪”和“為什么要精益六西格瑪”的答案了。
1.方法論根基
精益:
假設消除浪費可以提高質量;小的改進可以匯聚成大的改進。
六西格瑪:
假設減少變異可以提高質量;基于數據的科學方法是必要的
2.文化基礎
精益:
東方人本文化與管理思想
六西格瑪:
西方制度、工具文化與管理思想
3.關注的對象
精益:
價值流
六西格瑪:
各種問題,包括生產過程和非生產過程。
4.核心工具
精益:
5S、JIT、快速換模、防錯、看板、自我意識、全員生產性維護、VSM和可視化管理。...
六西格瑪:
7新舊工具、SIPOC、QFD、FMEA、MSA、SPC、DOE、ANOVA...
5.實施步驟
精益:
定義值
識別價值流
流動
拉
完美和持續改進
六西格瑪:
定義
措施
分析
改善
控制
6.改進目標
精益:
減少所有浪費/庫存
優化流程,縮短交付周期。
提高生產率
降低成本,提高資本投入。
六西格瑪:
減少變異,統一輸出。
消除缺陷,提高質量。
增加客戶價值和利潤。
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7.特征
精益:
大多數是軟工具;注意靈活性;向上推,快速移動;大部分是自下而上;定性而非定量分析;實施改進的基本要求是低而有效的。
快六西格瑪:
多硬工具,準確定義問題;注重系統化、規范化;需要自上而下推進;實施需要一定的基礎,見效慢。
上面我們梳理的就是兩個工具的區別。事實上,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包括:
注重客戶滿意度和客戶導向。
關注財務結果
注意改變觀念和行為。
全員參與等等。
最后,既然兩人有著共同的目標,在具體方法上高度互補,就像一對價值觀相近的戀人,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