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識別核心流程和主要客戶。
伴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客戶細分、產品與服務呈現出多樣化、標準化程度不斷提高,實際工作流程的認識也日趨模糊。清楚地了解已有的程序是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第一步。
1.區分核心程序。
中心過程是對于創造顧客價值最重要的部門或作業環節,例如吸引客戶、定單管理、裝運、客戶服務及支持、開發新產品或新服務、開票、收款流程等,它們直接關系到客戶滿意度。相應地,融資、預算、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等屬于輔助過程,對核心過程起到支撐作用,它們與提高顧客滿意之間存在間接關系。核心流程因企業而異,回答了以下問題以幫助確定核心流程:
(1)企業通過哪些主要活動為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2)如何準確地定義或給這些過程命名?
(3)用于評估這些過程業績或業績的主要輸出結果是什么?
2.定義業務流程的主要輸出和客戶對象。
要盡量避免把過多的項目和工作成果放在“下一欄”欄下,以免遮掩主要內容,抓不住重點。對主要客戶而言,而不一定是企業外部客戶,而對某個過程而言,其主要客戶可能是下一個過程,如產品開發過程中的關鍵客戶是生產過程。
3.確定核心流程圖。
以識別核心過程中的主要活動為基礎,將核心過程的主要活動繪制為流程圖,從而使整個過程一目了然。
(二)確定客戶的需求。
1.收集客戶資料,發展客戶反饋策略。
沒有清楚地了解客戶需求,六西格瑪管理不能順利實施。甚至內部的輔助部門,例如人力資源部,都必須清楚地理解內部客戶--企業雇員的需求狀態。客戶反饋系統的建設關鍵是:
(1)將客戶反饋系統視為一項正在進行中的活動,認為它是一項長期應當優先處理的事項。
(2)傾聽不同客戶的不同反映,不可以偏概全,因少數特殊情況造成特別影響,形成片面認識。
(3)除了傳統的顧客反饋方式,例如市場調查、訪談、正式投訴系統等,還采用了新的顧客反饋方法,例如顧客評分卡、數據庫分析、客戶審核等等。
(4)了解客戶需求的發展趨勢和變化。
(5)對已收集到的客戶需求信息進行深入的歸納與分析,并傳達給相應的高層管理者。
2.擬訂績效指標和需要描述。
客戶需求包括產品需求、服務需求或兩者結合。對于不同的需求,應分別制定性能指標,例如,在包裝食品訂購過程中,服務要求主要包括友好的界面訂購程序,出貨后的預先通知服務,監控客戶收貨后的滿意度等,產品需求主要包括根據時間要求發貨,用指定運輸方式運輸,保證產品齊全等。需求說明書,是在一個過程中對產品和服務的業績標準簡明而全面的描述。
3.分析和分類顧客的各種不同需要。
確定什么是顧客的基本需要,并滿足這些需要,否則顧客肯定不會產生滿意;哪些是顧客的需求變化,客戶對這些要求處理得越好,對客戶的評價就越高;顧客的潛在需求是什么?當一個產品或服務的一些特點超過了客戶的期望時,客戶就會處于一種愉快的狀態。
(三)根據客戶需要對目前的行為表現進行評估。
當企業有足夠的資源時,可以對所有的核心過程進行績效評價。當一家公司的資源相對有限時,就應從一個或者幾個核心過程開始實施績效評價活動。以下是評估步驟:
1.確定評估指標。該標準分為兩個方面:①評價指標可用,可以獲取數據。②評價指標具有很高的價值,值得客戶關注。
2.可操作地確定評估指標,以免造成誤解。
3.確定評估指標的來源。
4.準備收集信息。要通過抽樣調查的方式進行績效評價,就必須制定抽樣方案。
5.執行業績評估,檢驗評估結果的準確性,以確定其價值。
6.通過對評估結果所反映的誤差,例如次品率,次品成本等進行數量和原因方面的分析,找出可能改善的機會。
(四)區分優先事項和執行程序改進程序。
區分需要改進的過程,發現有可能提高的高潛力,并優先實施改進。若優先順序不明,企業多方面介入,就會分散精力,影響六西格瑪管理的實施效果。商業過程改進遵循DMAIC模式的五步循環改進方法:
1.定義(Define)。
確定階段主要是要明確問題,目標和過程,需要回答以下問題:應該專注于什么問題或機遇?該取得什么成果?什么時候達到這個結果?在研究什么過程呢?其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哪些客戶?
2.評價(Measure)。
在評價過程中,主要是分析重點是什么,借助于關鍵性數據,將問題縮小,找出問題的關鍵原因,找出問題的核心。
3.分析(Analyze)。
運用邏輯分析法、觀察法、訪談法等方法,進一步分析所評價出的問題產生的原因,以確定兩者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4.改善(Improve)。
擬定若干可行的改善方案,通過討論及多方征求意見,從中選出最佳改善方案,將其付諸實施。實現6σ改進,可在原流程中進行局部改進;當原流程中存在大量或不穩定的問題時,也可重新設計流程,并引入新的流程。
5.(Control)。
在改進過程中,按照預先確定的控制標準,及時解決改進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使改進過程不會偏離預定的軌道,并產生較大的錯誤。
(五)擴大,納入六西格瑪管理系統。
在一個特定的六西格瑪管理改進方案達到減少缺陷的目標后,如何鞏固和擴大這個成功的成果就顯得尤為重要。
1.為改進提供后續評估。
將這一改善計劃在企業中廣為傳播,以獲得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的廣泛認可,抵制進一步改進工作;在簡明的文字材料中實施改進方案,以便于實施;實施連續評估;使公司的管理人員和雇員從評估結果中得到鼓舞和信心;任何改進方案都有可能需要進一步改進,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應事先制定對策,并做好進一步改善準備。
2.確定過程負責人及其相應的管理職責。
使用六西格瑪管理方式,意味著突破了原有部門職能上的交叉障礙。為了保證各業務流程的高效、順暢,必須指定流程負責人并明確其管理職責,其中包括:維護過程文檔記錄、評估和監督過程業績、確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機會、發起和支持新的過程改進方案等等。
3.實行閉環管理,不斷提高六西格瑪績效水平。
六西格瑪改進是一個反復完善的過程,實踐中還需要反復運用,形成一套良性發展的閉環體系,不斷提高質量管理水平,降低缺陷率。另外,從核心環節開始實施六西格瑪管理,也有一個由點到面逐步推進改進成果、擴大改進范圍的過程。
上一篇:六西格瑪在玻璃行業的應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