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1:只有大公司可以成功地實現六西格瑪。
我國很多機構實行六西格瑪時,人們普遍感到憂慮:六西格瑪是國外優秀組織所采用的方法,但國內企業科學管理基礎薄弱,很多基礎管理工作不到位,不具備實施六西格瑪的條件。
不管是管理基礎較好的組織,還是管理基礎比較薄弱。不管是大型還是小型的組織,六西格瑪管理策略的實施都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為此,必須為六西格瑪的實施奠定基礎,使其不斷具備條件,推動六西格瑪管理走向深入。我國管理水平低、素質不高的企業,應在總結優秀企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理念與方法,為自身的提升提供了階梯和機遇。
誤解2:推行六西格瑪的關鍵是運用統計技術。
在我國組織實施六西格瑪的一個常見的錯誤認識是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關鍵在于統計技術的運用。推廣六西格瑪已經成為一項大規模的統計技術訓練。
毋庸置疑,再好的統計技術工具如果不與改善行動結合起來,就不會奏效。談到改善行動,我們自然要考慮改善程序。所以,在開展六西格瑪改善工作時,必須對5W1H問題進行規劃與解決。只要規劃得當,我們就能一次把事情做好。所以,要使六西格瑪在組織規劃中的實施,就必須同企業的經營管理,尤其是企業的經營戰略相結合,只有從戰略的層面考慮何時、何地、誰、做什么、采用什么樣的統計工具才能為組織帶來好的收益。而且這些都不能用統計方法來解決。
誤解3:六西格瑪就是選擇項目來做項目。
六西格瑪是以項目為基礎實施的,在引進六西格瑪一開始,組織就是要能引起領導的注意,大家達成共識,影響很大,容易成功的六西格瑪項目作為開端,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在此基礎上,六西格瑪管理活動的實施就等于選擇了項目。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缺乏整體。
六西格瑪之所以稱之為戰略方法,是因為它適用于企業戰略層面。這使得每一項改進方案都與組織發展戰略密切相關。這樣,六西格瑪的外部表現,就是廣大群眾做項目的“運動”,實質上是組織追求精細管理的戰略,一套正確的處事方式。
上一篇:六西格瑪,其實最難的部分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