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喜歡用玄妙的方式解釋一些高深的學問或道理:“道可道,非比尋常;著名的,非常著名的”,“神秘而又神秘,萬奇之門”,于是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傾向于將一些成功的案例、成功的方法、成功的人物神圣化,最后“距離產生美”,從而產生了“管理是一門藝術”這樣令人困惑的話語。
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西方從古希臘開始就渴望探索自然規律。他們喜歡把一些復雜的東西分解成簡單的原理或原則,找出不同事物的共性,表達清楚。這種思維方式很有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西方文化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越來越強大。
在管理領域也是如此。他們可以組織許多來自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具有各種利益和動機的人來實現一個目標,而這個目標伴隨著大量資產、資金和信息的交換和流動,同時還有快速變化的外部市場環境。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評估形勢,動態地改變組織目標!如果我們缺乏追求真理的不屈不撓的勇氣,人們可能很容易以“這是一門藝術”為借口,將事情托付給少數杰出的人物或好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把質量理解為一個產品規格或者一個結果,這是很狹隘的。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質量管理越來越成為企業和所有組織管理的核心,人們越來越形成這樣的共識:一切管理都是質量管理,其重點是提高產品質量、服務質量、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顧客滿意度。美國質量管理大師朱蘭認為,在“質量”這個詞的所有含義中,有兩個對質量管理來說是最重要的:
第一,質量是指能夠滿足顧客需求,從而讓顧客滿意的產品特性。高質量的目的是獲得更高的客戶滿意度。
第二,質量就是避免了多少缺陷、客戶不滿、客戶投訴等錯誤,質量高就是“成本少”。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質量管理涉及到組織運營管理的方方面面,是核心,是整體。這些理解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六西格瑪在過去很多年里只被視為一個統計概念或者一個過程改進工具,而現在卻成為了一種商業戰略,一種組織變革以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方法,并且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六西格瑪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
人們把六西格瑪管理的核心內涵概括為六個方面:
第一,關注客戶是六西格瑪的靈魂;
第二,基于事實和數據的管理方法。基于事實和數據,即注重統計方法和工具的應用,而不是基于經驗和個人的主觀臆斷,這可以說是六西格瑪核心戰力的來源;
第三,注重流程改進。六西格瑪的關鍵是過程而不是具體的任務或目標,這保證了六西格瑪的連續性;
第四,前瞻性管理;
第五,沒有邊境合作。這是對傳統組織成本的否定,使得六西格瑪能夠以項目化的方式突破傳統的組織架構,由點到面,創造新的文化;
第六,追求完美,包容錯誤。這既是六西格瑪能夠成功實施的外在保證,也是六西格瑪能夠創造的文化。正是這種新的文化內涵,使得六西格瑪超越了單純的管理技術,它代表了人們對新秩序的渴望。
如果我們能坦誠面對自己的問題,理解六西格瑪管理的意義,無論是從技術層面還是文化層面,都會給中國企業和文化界更多的思考。
上一篇:企業如何有效地結合精益和六西格瑪
下一篇:六西格瑪質量的核心特征——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