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量化就沒有管理。只有對管理問題進行定量描述,才能更準確地反映客觀現實。中國商界的文科思維對量化管理有著天然的屏障能力。所謂“效率來源于管理,管理是主動生產力”,如何從這種“主動生產力”中獲益,很多創業者無所適從。六西格瑪管理是一種基于統計方法和技術的管理哲學。推廣實施六西格瑪需要從業者具備一定的統計學基礎和思路。然而,這恰恰是中國管理界最缺乏的。管理者先天不足,本能排斥量化管理,這是不爭的事實。六西格瑪的管理思想,很多中國企業家都很難理解。很少有人能理解六西格瑪,很多人害怕量化管理,甚至攻擊六西格瑪。
全面質量管理在日本取得了巨大成功,使日本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但是這種良好的管理模式已經被我們的形式主義扼殺了,這種陰影在很多國企都沒有消除。全面質量管理與六西格瑪并不矛盾。如果一個企業有良好的全面質量管理基礎,自然會為六西格瑪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事實上,我們的一些企業家認為過時的全面質量管理正在通用電氣這樣的世界級公司中應用,全面質量管理中的統計工具也是當今六西格瑪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常用工具。
國企在管理創新上做的不如私企。長期以來,他們把政府當成了強大的靠山,在當今的市場經濟中仍然具有良好的競爭力。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和股份制改革完成后,國有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成為重點,甚至有些企業把壟斷和擴張放在首位。很少有企業把提升產品質量和管理創新作為競爭的關鍵。此外,企業領導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也對六西格瑪的推廣造成很大阻力。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日益成為衡量產品質量、保證企業在國際貿易中能力和水平的標志。然而,由于許多企業的不良意圖和一些認證機構的不規范運作,ISO9000認證在中國的聲譽大不如前。很多企業在認識上存在嚴重的誤區。他們認為ISO9000認證可以取代全面質量管理。只要他們通過了ISO9000認證,他們就將獲得打開國際貿易大門的鑰匙。這種錯誤的想法直接導致很多企業不愿意做扎實的質量管理工作,而六西格瑪管理本身對統計技術和方法的要求很高,很難被追求形式和表象的企業認可。
下一篇:供應鏈導入六西格瑪管理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