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國企業家對我說:“我只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了,沒必要對細節那么認真。我知道人們愛吃甜水果,所以我賣給他們,大量出售,然后賺了很多錢。為什么我要在乎那么多水果偶爾有蟲子?沒人能做到這么精細的管理。”
顯然,他的觀點代表了一種共同的愿望。在大多數人的思維里,越接近完美的東西越不真實。人們很難接受,甚至下意識地拒絕追求。同時,人們往往認為追求完美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很可能得不償失,毫無效果。
然而,千百年來,人類不是一直在通過追問獲得真相嗎?
我們曾經在質疑中接受全面質量管理,也在質疑中接受精益生產。這些新的管理理念剛提出來的時候,曾一度被爭議和懷疑。但在實踐中,他們讓企業切實感受到了變革帶來的好處,并在一段時間內引領了人類企業變革。人類歷史上的變革不都是在質疑新思維和思考傳統思維的博弈過程中實現的嗎?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帶著應有的疑問去解讀六西格瑪。在懷疑的基礎上,理性理解其內涵,然后掌握六西格瑪的精髓,熟悉六西格瑪的應用。
人類在一步步前進,不斷地提出問題,不斷地理解、接受、改變、完善來創造改革,把文明社會推向新的高度。面對變化,我們需要質疑,我們必須質疑。就像六西格瑪,我們需要一個評價標準來評價改變前后的差距,這樣才能最終做出正確的選擇。對于任何知識來說,這都是一個偉大而有益的探索過程。
對于六西格瑪,不要做表面的誤解。沒有耐心細致的過程閱讀六西格瑪,就無法創建自上而下的共識基礎。掌握六西格瑪的精髓,熟悉六西格瑪的應用,這才是理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