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瑪(SIGMA)是希臘字母σ的中文音譯,用統計學來表示標準差,即數據離散的程度。對于連續可測量的質量特性,一般可用“σ”來衡量質量特性與目標值的偏離程度。西格瑪是質量的統計度量。任何工序或工藝流程都可以用幾個西格瑪來表示。1 西格瑪可以解釋為每100萬次機會中有691500次失誤,即通過率為30.85%。而6 西格瑪則是每100萬次機會只有3.4次失誤,即通過率99.99966%。
從統計學上講,一個過程具有六西格瑪的能力,這意味著該過程的平均值與其規格上下限的距離是6倍標準差。此時工藝波動減小,每100萬次只有3.4次超出規范限值。所以作為衡量標準,σ的值越小,σ的數量越多,質量越好。請參見下表:
標準差σ的換算表
2.六西格瑪管理是一種基于數據的近乎完美的質量管理方法。
從上表可以看出:
1西格瑪= 691500次失誤/百萬次機會;
2西格瑪= 308500次失誤/百萬次機會;
3西格瑪= 66800次失誤/百萬次機會;
4西格瑪= 6200次失誤/百萬次機會;
5西格瑪=230次失誤/百萬次機會;
6西格瑪=3.4次失誤/百萬次機會。
六西格瑪管理業務流程再造和流程改進由DMAIC(定義、度量、分析、改進和控制的縮寫,稱為六西格瑪流程改進)和DFSS( 六西格瑪流程設計)進行,使缺陷率降低到每百萬機會只有3.4個缺陷。所以六西格瑪管理是一種近乎完美的基于數據的質量管理方法。
六西格瑪管理側重于將所有工作視為一個過程,用定量的方法分析過程中影響質量的因素,找出最關鍵的因素進行改進,從而達到更高的顧客滿意度。在DMAIC和DFSS的每個階段,六西格瑪管理都有一套系統的、科學的、被企業成功實踐的工具和方法。六西格瑪管理正是通過運用科學有效的量化方法,對企業業務流程中的關鍵因素進行分析和改進,從而減少缺陷,縮短運營周期,降低成本,從而提高客戶滿意度,實現效益最大化。
3.六西格瑪管理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管理哲學和管理策略。
六西格瑪管理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管理哲學和管理策略。它總結了20年來TQM(全面質量管理)的成功經驗,吸收了近10年來在提高顧客滿意度和經營業績方面的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在一套提高業績和競爭力的管理模式中體現了質量和生產率提高的原則,并將六西格瑪管理上升到戰略高度,全面貫徹到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它追求卓越,基于事實做出科學決策,強調全員參與,始終以客戶為導向。這樣看來,六西格瑪管理不僅是一種質量管理方法,更是一種管理理念,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是一種將顧客滿意與經營業績提升相結合的先進管理方法。
上一篇:如何制定六西格瑪設計項目團隊章程
下一篇:六西格瑪流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