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過程績效的評價是將實際效果與預定目標進行比較。如果兩者之間存在重大偏差,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如果原來的分析判斷是錯誤的,或者偏差是由于環境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就要重新審視環境,制定新的方案,重新設計。為了確保六西格瑪管理的成功,需要檢查六西格瑪改進或設計方案的執行情況,并控制偏差。
六西格瑪流程績效的評價不是簡單的財務指標換算,而是衡量六西格瑪管理對企業未來經濟效益的貢獻。對流程績效的評價不能只關注財務信息并把它作為唯一的控制工具。通過過程績效的評價,讓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企業鼓勵他做什么,從而使自己的個人行為與企業目標相一致。同時,還必須反映企業創造長期經濟效益的能力。這樣的業績評價體系不僅有助于企業戰略的實施,還能反映企業的長期發展能力。為了達到這一評價目的,最流行、最常用的工具就是平衡計分卡。
平衡計分卡(BSC)最早是由哈佛商學院的卡普蘭教授和諾頓教授提出并推廣的。平衡計分卡是定義戰略目標并找出幾個關鍵因素作為績效評價的標準。它不僅保留了傳統的財務指標,而且在財務指標的基礎上采用了改進指標、過程指標和客戶指標。平衡計分卡的設計強調“平衡”二字,即在設計評價指標時,既有反映企業長期發展的指標,又有反映企業短期財務成果的指標;既有內部指標,也有外部指標;設定數量和質量指標;既有結果指標,也有動機指標。這樣就有助于把企業的長期目標和短期行動聯系起來。
通過關鍵指標的設計和考核,可以將戰略目標轉化為企業、部門或個人的評價指標。同時,由于既強調結果,又強調動機,可以消除或減少企業的短期行為,使管理層和股東的利益趨于一致。在六西格瑪流程績效中,平衡計分卡可以有效地反映顧客滿意度的變化,以便項目改進或設計團隊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六西格瑪過程評價與平衡計分卡的結合要從計分卡的設計開始。在平衡計分卡的儀表板中,非財務指標和顧客滿意度是主要的評價指標。當數字發生變化時,企業應該采取相應的行動。但是,當平衡計分卡存在嚴重問題或需要改進時,可以使用六西格瑪管理方法成立項目小組來改進現有流程或構建新流程。然后,平衡記分卡繼續反映過程結果,而過程所有者繼續監控重要的過程影響因素。
平衡計分卡可以很好地將六西格瑪改進或設計方案與過程績效評價指標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檢查體系。利用平衡計分卡制定組織戰略和重要的衡量指標,持續驅動整個組織的進步,然后利用六西格瑪啟動項目,評估、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給企業帶來持續的改進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