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在培訓方面的投入較低。
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本的投資行為,其中資本投資起著重要作用,是人力資本增值的前提。我國企業培訓投資水平普遍較低。約30%的企業只是象征性地撥出一點教育培訓費,年均培訓費不到10元,約20%的企業教育培訓費在10-30元之間。很多企業根本不把人力資本投資作為企業的支出項,只有596以下的企業逐年增加人力資本投資。目前我國企業培訓資金的主要來源是按照國家政策規定提取職工工資總額的1.5%,只有少部分資金來自教育經費、人才經費或職工的培訓費。由于培訓投入低,中國企業員工接受培訓的比例與發達國家明顯存在較大差距。實現六西格瑪策略需要大規模的訓練,非常昂貴。通用電氣僅在1996年就花費2億美元用于培訓,1997年達到4億美元。
2.培訓活動的管理水平低
主要有三個問題:
(1)缺乏程序化、系統化的體系,無法根據企業和員工的實際情況進行培訓需求分析、培訓活動策劃和培訓效果評估。
②培訓控制差,效果評估滯后。在培訓計劃實施過程中,企業無法根據信息反饋對偏差進行修正和有效控制。
③員工培訓形式單一,方式落后,技術發展緩慢。大部分培訓沿襲了國內長期以來的僵化培訓模式——枯燥的內容與員工的工作實際脫節,對六西格瑪工具和概念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知道”或“聽說”的層面,并沒有深入到實際應用的層面;對員工的培訓仍以課堂教學為主,強調知識傳授,忽視技能培訓;教學采用單向教學法,不采用互動教學法;計算機培訓和教學進展不快;培訓內容狹窄,企業培訓管理者的課程設計能力較差,無法根據企業的長遠發展進行廣泛的培訓。
企業培訓活動管理水平落后的原因:一是企業對人力資源開發和員工培訓不夠了解,組織內沒有專門的培訓機構和培訓人員。第二,缺乏合格的教師。很多企業培訓教師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種是聘請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或工程師講課。他們缺乏教學經驗,培訓效果不好。二是專任教師,沒有生產實踐經驗,主要從理論角度授課,往往根據合適的學科,教學內容與客觀實際脫節。企業的培訓老師不了解學員的培訓需求,不了解成人學習的特點,不了解培訓內容和方式的選擇。這是訓練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3.企業培訓的配套體系和設施不完善。
我國很多企業在實施培訓時缺乏培訓與考核、使用、待遇相結合的整體運行機制,尤其是缺乏薪酬激勵機制。
因此,企業不僅要建立培訓和考試制度,頒發相應的資格證書并記入檔案,還要建立培訓和使用相結合的制度。通用電氣(GE)規定,參加六西格瑪培訓是晉升和股票期權的先決條件。培訓是人力資源管理中受物質條件制約的管理活動,需要培訓場所、培訓設備、培訓圖書資料等設施。外國大企業建立了設備先進的培訓基地,摩托羅拉有摩托羅拉大學,通用電氣在克羅頓維爾有領導藝術學院。然而,在中國,除了少數培訓設施較好的企業外,許多企業要么缺乏培訓設施,要么存在培訓設施陳舊的問題,這已難以滿足當今信息化、全球化和知識型企業的競爭需求。
上一篇:展開六西格瑪管理的可選方案
下一篇:六西格瑪黑帶的工作流程及認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