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過程改進可分為五個實施階段(DMAIC):定義、測量、分析、改進和控制。草借箭也可以分為這五步。
一.定義
在周郎的威逼利誘下,項目定義的結果是三天造十萬支箭。這是我見過的最完美的任務定義。它只有七個字,簡潔明了,絕對符合聰明原則(至少在諸葛亮看來是可以實現的),而且明確規定了完成任務失敗的后果,也就是書面命令和掉腦袋的事。諸葛亮肯定做過SWOT分析,不然也不敢伸著脖子讓別人砍。
優點:足智多謀,不可預測。
弱點:身處江東,孤立無助。
機遇:霧近江邊,草船借箭。
威脅:周郎嫉妒,到處迫害。
二、測量
別看諸葛亮。簽完軍令狀后,他整天在河邊的船上搖提琴,喝茶喝酒,趕著魯肅東奔西跑。其實他也沒閑著,他一直在忙著做調查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掌握曹操的多疑心理,這一點從曹操殺呂伯奢全家的角度可以放心。接下來,我們必須依靠天氣預報。諸葛亮看了很久的天氣預報。第三天,午夜時分,河面會有大霧籠罩。另外他對天文季節也比較熟悉,所以沒有100%的把握和95%的把握。從統計學上說,有95%的可能性會發生。那么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草船借箭的成敗呢?然后是很多因素,就像我們用六西格瑪解決實際問題一樣,影響結果的因素很多,而且這些因素相互影響,錯綜復雜。比如除了天氣之外,還有風向、溫度、時間、借箭的船只數量、人數、草的數量、到岸邊的距離、岸邊的地形等等。即使沒有實地調查,諸葛亮也一定做過一些模擬計算。以他自己的數據,他也不是能掐能算的神。
三.分析
諸葛亮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輕松,但晚上肯定睡不著。刀架在他脖子上他怎么睡得好?他一定在用他記錄的數據和他畫的草圖做仔細的分析。影響輸出(十萬箭)的因素那么多,哪些是關鍵因素?在六西格瑪中,這些因素稱為顯著因素。諸葛亮沒有電腦和軟件。他不會做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等。他的分析是基于常識、經驗和簡單的計算。最終,他找到了顯著性因素,即船(舟)的數量(x1)、人的數量(x2)、草的數量(x3)。也就是說,這三個主要因素決定了最終的產量,公式為Y=f(x1,x2,x3)。
四.改善
有了前面的分析結果,就可以開始改善了,不!在這里,準確的說應該是實行,因為這是一個創舉,沒有先例可循。諸葛亮做了一個實驗設計
三個因素:船數,人數,草民數。
一個結果:十萬箭,只能多不能少,是質量特性。
這是三因素多水平的單項測試(只能做一項測試)。測試的結果是20條船,每條船30人,50個草人可以保證10萬支箭的輸出。關鍵在于,為什么一部《三國演義》記錄了三國近百年的浩蕩歷史,無數的大規模戰爭場面,卻要如此詳細地解釋一艘帶箭的小草船。
在項目實施階段,魯肅幫了大忙。如果說諸葛亮是名副其實的黑帶高手,那么魯肅就是當之無愧的綠帶,是協調者和執行者。他必須處理轉讓船只和借用人員的問題,而且他還沒有告訴周郎。這個老實的魯肅,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向周郎匯報過,而且他跑得比兔子還快,但是他沒有匯報。否則諸葛亮只會對望江失望。
在工程實施的中途,諸葛亮還不忘進行調整和修正,命令船只再次靠近江岸。船搖搖晃晃,魯肅慌了,就命令船掉頭,加大噪音,這樣另一半的輸出只會多得多,總共十萬箭綽綽有余!
五.控制
1.這時,任務已經完成。讓我們看看這三個重要因素是否有變化:
船數:沒有變化,除非船自己漏沉。
人數:沒有變化。沒有人會蠢到被槍殺。
草人數量:沒有變化,除非草人自己跳河。
因此,這三個重要因素的水平在此時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然而,其他非重大因素已悄然發生變化。一個是空船裝箭后重量增加,肯定會影響船速。還有就是太陽高了,霧也散了,不過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諸葛亮有足夠的時間讓士兵喊“謝放箭”,然后揚長而去,曹操氣得跺腳。
諸葛亮按照六西格瑪的步驟,順利完成了“三天造十萬箭”的工程任務,讓周郎自愧不如。雖然用這個故事來解釋六西格瑪有些牽強,但又有什么關系呢?為什么要堅持?我只是想讓它變得簡單有趣,而不是像教科書那樣復雜枯燥。
六西格瑪的復雜性在于:
把實際問題變成統計問題;
將統計問題轉化為統計解決方案(DOE);
然后將統計解決方案轉化為實際解決方案。
2.難點在于統計,但統計是萬能的嗎?例如:
數據顯示,某地冰淇淋銷量高的時候,交通事故率也高。為了防止交通事故,不允許賣冰淇淋嗎?
《今日說法》節目播出以后,社會犯罪率下降了,能說是《今日說法》的作用嗎?不一定!也許看完節目,犯罪分子會更加了解作案手法和警察的辦案思路,更加猖狂!
誠然,六西格瑪開創了曲徑通幽等工業問題的統計分析與求解,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可是通往桃花源的路不也是上游嗎?
張飛使長矛、關公耍大刀、程咬金掄板斧,何必非用寶劍?
上一篇:六西格瑪降低成本的分析
下一篇:如何描述六西格瑪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