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以考慮的成本展開包括設定目標成本,利用質量需求的重要性分配目標成本,計算質量需求成本。質量需求成本的思路是,對于對用戶有強烈要求的質量項目,即使投入再多的成本。換句話說,質量需求的重要性是以成本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然后以質量需求成本為基礎,進行功能成本展開和設備成本展開,考慮應該制造多少個零件。然后對比現狀預估的成本,找出成本降低的關鍵點和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提煉出“瓶頸”成本。
質量和成本是產品的兩個基本指標。在考慮規劃質量的同時,確定目標成本,提前揭示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和技術“瓶頸”問題,組織重點研究,從而完成設計階段降低成本的大部分任務。這是產品設計階段的一個重要命題。
通過質量展開和可靠性展開,實現適合用戶需求的質量,保證產品可靠性。但其實也不能說僅僅靠這些就滿足了用戶的需求。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要考慮成本因素,即通過成本擴張,在更大范圍內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一般來說,企業在決定計劃質量之前,通常通過與競爭對手或類似企業的比較來確定價格。當所開發產品的利潤目標確定后,目標成本也就確定了。如果設計產品的目標成本與預測成本相差太大,就很難保證利潤目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過去的做法是制定一個降低成本的計劃,在產品規劃階段就考慮。
或者VE VA,作為一種降低成本的方法,用于明確產品功能,尋找滿足功能且成本最低的原材料或操作方法。這種方法從降低原材料和零件的成本開始。最近,國外已將這種方法的應用范圍擴展到新產品開發的早期階段。不僅要考慮產品功能的重要性,還要在注重功能的同時注重降低成本。
全面質量展開中的成本展開可以認為是一種根據質量需求分配目標成本、計算質量需求成本并考慮降低成本的方法。VE和VA是根據功能重要性分配目標成本并考慮降低成本的方法。
根據質量需求的重要性對目標成本進行分配,利用比例分配法可以將質量需求成本轉化為質量要素成本,也可以將質量要素成本轉化為功能成本。如果考慮轉換過程中的誤差,在計算功能重要度時分配目標成本可能更接近實際。功能重要度由質量需求的重要度轉化而來。如果再考慮技術因素的影響,功能成本比單純按功能分配的方法更能體現重視質量的成本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