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設計黑帶認證
一、六西格瑪設計黑帶(DFSS-BB)定義與職能
六西格瑪設計(DFSS, Design For Six Sigma) 是按照合理的流程,運用科學的方法準確和把握客戶需求,對新產品/新流程進行設計、使產品/流程在低成本下實現六西格瑪質量水平,同時使產品/流程本身具有抵抗各種干擾的能力。是幫助您實現在提高產品/服務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和縮短開發周期的有效方法,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六西格瑪設計黑帶是六西格瑪設計項目實施的主導者,是六西格瑪設計方法在企業推進的主力軍。
六西格瑪設計黑帶的核心職能有四:
1、在大黑帶(MBB)指導下,主導新產品(或服務)開發和過程設計項目
2、優化企業當前的新產品(或服務)的開發流程及新品項目管理流程
3、協助MBB訓練項目團隊成員,推廣六西格瑪核心價值觀
4、協助企業六西格瑪設計倡導者甄選項目,實施布局
二、六西格瑪設計黑帶(DFSS-BB)認證要求
1、至少5年的工作經驗,其中3年以上的新品開發相關領域的經驗和2年以上的決策經驗。學歷可折算成工作經驗以減免認證之工作年限,中專或大專證書(大學或技術學院)可減免1年,學士學位可減免2年,碩士或博士學位可減免3年。
2、參與六西格瑪黑帶課程(課時在140小時以上)和六西格瑪設計(DFSS)課程(課時在70小時以上)培訓,并提供佐證資料。
3、至少成功完成2個六西格瑪設計項目,并提交2份《六西格瑪項目陳述表》予以佐證。從事六西格瑪設計項目推進工作3年以上的申請者,至少成功完成1個六西格瑪設計項目。
三、六西格瑪設計黑帶(DFSS-BB)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以書面形式介紹了六西格瑪設計黑帶應該掌握的知識內容及其認知程度,這些信息對于工作中的六西格瑪設計黑帶和正在準備認證考試的同志們提供了指南。
1、六西格瑪在企業范圍內推行
①企業價值觀
·熟悉持續改善的歷史,描述持續改善的起源及其改善模式。
·理解六西格瑪原理、目標及價值,熟悉六西格瑪起源與發展。
·理解業務過程與體系,描述不同業務過程之間的關系以及對系統的影響。
·熟悉六西格瑪的應用,描述在制造業、服務業、產品與過程設計中的應用。
②領導力
·熟悉企業領導者的職責,及其對六西格瑪推進的影響。
·熟悉企業文化和內在架構對成功實施六西格瑪的影響及障礙處理。
·能夠使用各種技術方法推動和管理組織變革。
·掌握如何選擇改善項目,熟悉何時使用六西格瑪替代其它問題解決方法。
·熟悉六西格瑪參與者(GB、BB、MBB、倡導者、項目主管)的角色與職責。
2、六西格瑪組織過程的管理與測量
①利益相關方的影響
能夠識別所有利益相關方,描述項目對顧客、供方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影響。
②關鍵X特性要求(CTX)
熟悉不同的CTX要求,如關鍵質量特性(CTQ)、關鍵成本特性(CTC) …
③標桿
定義和區分不同類型的標桿,包括最佳實踐、競爭者、合作者等。
④業務績效測量
定義和描述不同的業務績效測量,包括平衡計分卡、關鍵績效指標 …
⑤財務測量
定義和使用財務測量,包括收入增長、盈利、質量成本(COQ)、投資回報率(ROI) …
3、六西格瑪團隊管理
①團隊形成
·熟悉團隊的類型和約束因素。
·熟悉團隊角色定義和職責。
·掌握團隊成員選擇的技巧和原則。
·識別和描述團隊啟動所需的要素,包括得到管理層支持,設立清晰的目標、團隊規則、時間標志線,以及這些要素將如何影響小組的成功。
②團隊推動與管理
·描述和應用技術來激勵團隊成員,支持和維持他們的參與和承諾。
·推動團隊通過發展階段:組建期,激蕩期,規范期,執行期,及休整期。
·識別和使用適當的溝通方法匯報進展,進行里程碑評審以支持項目的成功。
·選擇和使用不同的時間管理技術,包括公布項目帶有時間期限的日程。
·定義,選擇,和應用諸如頭腦風暴、名義群體法、多數投票法等決策工具。
·定義,選擇,和應用諸如矩陣圖、PDPC法、活動網絡圖等策劃工具。
·團隊表現評估與激勵,用指標測量團隊進展,并獎勵和認可團隊的成績。
4、六西格瑪方法的路徑
①六西格瑪改善路徑-DMAIC
理解DMAIC改善路徑的邏輯思路與特點,熟悉每個階段性工作的核心輸出和關鍵輸出,掌握各工具方法在DMAIC路徑中的應用。
②六西格瑪設計路徑-IDOV
理解IDOV設計路徑的邏輯思路與特點,熟悉每個階段性工作的核心輸出和關鍵輸出,掌握各工具方法在IDOV路徑中的應用。
5、六西格瑪設計黑帶(DFSS-BB)識別(Identify)階段
①顧客的心聲
·掌握客戶分類和市場區隔方法與技巧。
·針對項目識別客戶,并指出該項目將如何影響內部和外部客戶。
·識別和選擇合適的數據收集方法收集客戶反饋以更好的了解客戶需求。
·選擇和使用合適的工具來決定顧客的需求,例如CTQ展開、Kano模型等。
②財務分析
依據市場區隔和客戶識別可以確定新品的市場定位,從而可以評估項目價值(包括開發成本、未來市場定價、未來市場需求、投資回報率等)。
③質量功能展開(QFD)
·理解QFD定義、功能和實施環節,及每個環節的細部分析步驟。
·掌握QFD質量屋的繪制流程及分析,識別關鍵的產品設計要求和細部設計要求,識別出設計要求中的矛盾項目。
④項目立案書(項目授權書)
·問題陳述,開發和評估與項目基線績效和改善目標相關的問題(小y)陳述。
·項目范圍,開發和評審項目范圍以確保項目對客戶而言具有價值。
·項目目標及目的,以問題陳述和范圍為基礎設定目的和目標。
·項目績效測量,識別和評估將流程關鍵要素與關鍵輸出相連接的績效測量。
⑤項目追蹤
識別,開發,和使用諸如日程安排表、關卡評審等管理工具追蹤項目進展。
⑥統計學基礎知識
·熟悉數據類型定義及特點,熟悉數據收集方法的分類及特點。
·理解母體、樣本、抽樣的定義與目的,熟悉不同的抽樣方法及其特點。
·理解母數與統計量的區別,并掌握均值、中值、眾數、極差、標準差等計算。
·掌握DPU、DPO、DPMO、DPPM等計數型數據統計量的定義及其計算。
·理解中央極限定理和置信區間的定義,熟悉置信區間的計算。
⑦測量系統分析(MSA)
·熟悉測量系統(MS)的定義與組成要素。
·熟悉MSA評價指標分辨力、偏移、線性、穩定性、重復性、再現性等。
·掌握Gage R&R研究方法及評判標準,熟悉統計軟件操作。
·掌握屬性一致性分析法及評判標準,熟悉統計軟件操作。
⑧過程能力分析
·熟悉過程能力定義及計算,熟悉事件、概率定義和常見的概率分布及特性。
·理解常用能力衡量指標的定義及計算(如RTY、CP//CPK、PP/PPK、Z值等)。
·掌握過程能力分析方法及判讀,熟悉統計軟件操作。
·掌握長期和短期資料在的概念和運用。
⑨設計計分卡
·熟悉設計計分卡的定義、分類及各類計分卡的表格設計
·掌握如何利用設計計分卡進行項目績效管理與改善
⑩掌握常見的圖形工具(如多變量圖等)的使用與判讀,熟悉統計軟件操作。
6、六西格瑪設計黑帶(DFSS-BB)設計(Design)階段
①概念設計與篩選
·熟悉概念設計的定義與設計過程
·技術專利等信息的檢索方法與技巧
·掌握概念設計的篩選與優化方法,熟悉PUGH矩陣的定義和應用
②掌握常用的析因工具及方法,如頭腦風暴法、5Why分析法,魚骨圖、樹圖、系統圖和流程變量圖析(Process mapping)。
③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定義和描述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熟悉FMEA的分類(D/P-FMEA)。
·熟悉產品功能結構展開方法(系統 → 子系統 → 組建 → 零件)。
·熟悉各分值標準的意圖和使用,并計算風險優先數(RPN)。
④關于X的設計(DFX)
·熟悉DFX中X種類,Design for Assembly(組裝), Design for Cost(成本), Design for Manufacturing(制造), Design for Test(測試)等。
·理解DFX的設計理念與精神。
⑤創新性解決問題的理論(TRIZ)
·熟悉TRIZ理論的原理、價值和起源
·理解技術系統的進化法則,熟悉TRIZ創新路線圖
·理解理想解的概念,熟悉最終理想解的產生過程
·熟悉阿奇舒勒的工程參數矛盾矩陣和40個發明原理
·熟悉物理矛盾和四大分離原理
⑥假設檢定
·理解假設檢定的定義,熟悉H0&H1假設的定義及區別。
·理解α風險和β風險的定義與要求,理解檢驗統計量P值及評判。
·掌握假設檢定的實施流程,熟練應用各種假設檢定方法(如1σ/2σ、1t/2t/t-t、1p/2p、卡方檢定和非參數檢定等),熟悉統計軟件操作。
·掌握樣本數的檢驗和功效果的檢驗應如何進行和應用的。
·熟悉方差分析(ANOVA)表,掌握一元ANOVA分析,熟悉統計軟件操作。
·掌握相關回歸分析方法,理解相關系數r值,擬合性指數R^2值的含意。
7、六西格瑪設計黑帶(DFSS-BB)優化(Optimize)階段
①試驗設計(DOE)
·熟悉試驗設計的基本術語(如因子、水平、仿行、區組、隨機化 … )。
·能夠利用統計軟件設計創建多種類型的試驗(兩水平全因子設計(2^k)、部分因子設計、一般全因子設計、中心點設計、響應曲面設計(RSM)等)。
·能夠利用統計軟件分析以上設計,并作出客觀正確的評判。
·掌握因子主效應和交互作用的功效值計算,理解殘差定義和分析。
·能夠利用試驗設計進行析因、建模、優化和預測過程績效。
②穩健設計
·理解系統設計、參數設計和穩健設計等概念。
·理解田口品質、品質損失函數、平均品質損失和信噪比(S/N比)等概念。
·理解平均品質損失和信噪比(S/N比)的計算方法。
·能夠利用統計軟件設計、分析靜態田口設計,并對結果作出準確評判。
③防錯與標準化
·掌握防錯設計的定義、原理和應用
·理解文件化、標準化的定義和目的,掌握標準化執行過程中的精要
8、六西格瑪設計黑帶(DFSS-BB)驗證(Verify)階段
①公差分析
·理解公差分析的原理與價值
·掌握公差分析方法(如蒙特卡羅模擬 … )
②可靠性分析
理解可靠性分析的原理與價值,熟悉系統和子系統的失效概率的評估方法。
③控制圖(SPC)
·理解SPC的目標和收益,識別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等。
·理解定義合理子群,并描述如何使用。
·掌握如何識別、選擇、構建和應用不同類型控制圖。
·能夠解釋控制圖,并使用規則區分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④控制計劃(CP)
能夠建立控制計劃,記錄和保持成果,并幫助執行控制和監控系統。
9、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
①理解精益生產原理、目標及價值,熟悉精益生產起源與發展。
②理解精益生產與六西格瑪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