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當我們把六西格瑪與中國企業進行比較時,我們只能用“傷痕累累”來形容。許多企業把“質量第一”僅僅作為口號,并未體現在經營決策等實質行動上,在追求量與速度的過程中,“最后質量”倒成了現實。
六西格瑪管理思想在中國開始流行以后,許多人又將其弄得神秘莫測,尤以其中的統計學為要,大書特書,似乎不懂統計就不夠資格學習六西格瑪管理。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六西格瑪管理的真正精髓在于“用心管理”或“自主管理”。對六西格瑪的復雜敘述并不一定真正了解六西格瑪的精神。與其弄亂管理理論,企業經營者不如將繁雜的理論化。
在這里,沒有哪一種經營理念能夠像快速食品那樣直接獲得,六西格瑪也是如此。而作為具有美國特色的企業變革工具,六西格瑪在中國企業的實施,還必須與中國文化以及現有國情相結合,發揮出其強大的效用。
在張木式《南軒文集寄周子充》中說:學者若以想像猜測,或只知半知,而日知之,皆能為妄。
《四世同堂》中還有一句話:“敢在行家面前對自己一見鐘情的人,非皇帝,比皇帝還傻的傻瓜。
我國企業和企業家無論學習國外的質量管理還是其他管理方式,都不能抱著一知半解的態度,盲目地學習、實踐。二十一世紀是質量的世紀,企業家切忌浮躁、好高騖遠,更不能一知半解地胡作非為,而是要在學習外國經驗之后找出自己的解決辦法。
上一篇:六西格瑪書籍分享